苏砚拿着钱,心里比得了画展金奖还高兴。她用这笔钱给卫先生买了副新的老花镜,镜框是竹制的,和笔杆一个材质。“先生,您看东西能清楚点。”
卫先生戴上眼镜,看了看手里的狼毫,眼眶有点湿:“好,好,清楚多了。”
开春后,苏砚的学校要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她特意请卫先生去给同学们讲制笔技艺。卫先生带着制笔工具,在台上演示梳毛、披柱、捆扎,苏砚在旁边做翻译,把那些专业术语讲得通俗易懂。台下的同学们听得入迷,不少人当场就说想学制笔。
“这手艺,总算有年轻人惦记了。”卫先生下台后,对苏砚说,语气里带着欣慰。
苏砚毕业后,没有留在城里的画院,而是回到了文房巷,和卫先生一起经营笔坊。她给笔坊开了网店,把制笔的过程拍成视频,还在网上直播卫先生演示制笔技艺,不少网友看了直播,都来订购“松风笔庄”的毛笔。
有人问苏砚,放着好好的画不画,为啥要守着间老笔坊。苏砚总是拿起一支刚做好的毛笔,笑着说:“你看这笔,能写能画,能记录时光,比我的画更有生命力。再说,还有先生的期望呢。”
卫先生年纪大了,眼神不如从前,就把选毫、梳毛的活交给苏砚,自己则在旁边指导,教她如何把握笔的“精气神”。“一支笔,不光要好用,还要有魂,”他指着苏砚做的笔,“你这笔画出来的字,定能带着股松风之气。”
夕阳透过窗棂,落在卫先生和苏砚身上,落在那些等待装订的笔杆和梳理整齐的毫毛上。笔坊里的墨香混着竹香,在空气里慢慢流淌,像一首关于传承的诗。而那些从这里走出去的毛笔,握着文人的手,在宣纸上留下或浓或淡的墨痕,把老笔坊的故事,写进了一页页时光里。
您对这个关于老笔坊和传统制笔手艺的故事是否满意?若有需要调整的情节、细节或氛围,都可以告诉我,我会进行修改。
喜欢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