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
或问儒道之先後抱朴子答曰道者儒之本
也儒者道之末也先以爲阴阳之术衆於忌
讳使人拘畏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
者俭而难遵不可偏修法者严而少恩伤破
仁羲唯道家之教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
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
化指约而易明事少而功多务在全大宗之
朴守眞正之源者也而班固以史迁先黄老
而後六经谓迁爲谬夫迁之洽闻旁综幽隐
沙汰事物之臧否核实古人之邪正其评论
也实源本於自然其褒贬也皆凖的乎至理
不虚美不隐恶不雷同以偶俗刘向命世通
人谓爲实録而班固之所论未可遽也固诚
纯儒不究道意翫其所习难以折中夫所谓
道岂唯养生之事而已乎易曰立天之道曰
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
与羲又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苟非其人道
不虚行又於治世隆平则谓之有道危国乱
主则谓之无道又坐而论道谓之三公国之
有道贫贱者耻焉凡言道者上自二仪下逮
万物莫不由之但黄老执其本儒墨治其末
耳今世之举有道者盖博通乎今古能仰观
俯察历变涉微达兴亡之运明治乱之体心
无所惑问无不对者何必修长生之法慕松
乔之式者哉而管窥诸生臆断瞽说闻有居
山林之间宗伯阳之业者则毁而笑之曰彼
小道耳不足筭也嗟乎所谓抱萤烛於环堵
之内者不见天光之焜烂侣鮋鰕於迹水之
中者不识四海之浩汗重江河之深而不知
吐之者崑仑也珍黍稷之收而不觉秀之者
丰壤也今苟知推崇儒术而不知成之者由
道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胞胎万
类醖酿彝伦者也世间浅近者衆而深远者
少少不胜衆其来久矣是以史迁虽长而不
见誉班固虽短而不见弹然物以少者爲贵
多者爲贱至於人事岂独不然故藜藿弥原
而芝英不世枳棘被野而寻木间秀沙砾无
量而珠璧甚尠鸿隼屯飞而鸾凤罕出虺蜴
盈薮而虬龙希觌班生多党固其宜也夫道
者内以治身外以爲国能令七政遵度二气
告和四时不失寒燠之节风雨不爲暴物之
灾玉烛表昇平之徵澄醴彰德洽之符焚轮
虹霓寐其祆頽云商羊戢其翼景耀高照嘉
禾毕遂疫疠不流祸乱不作壍垒不设干戈
不用不议而当不约而信不结而固不谋而
成不赏而劝不罚而肃不求而得不禁而止
处上而人不以爲重居前而人不以爲患号
未发而风移令未施而俗易此盖道之治世
也故道之兴也则三五垂拱而有余焉道之
衰也则叔代驰骛而不足焉夫唯有余故无
爲而化美夫唯不足故刑严而奸繁黎庶怨
於下皇灵怒於上洪波横流或亢阳赤地或
山谷易体或冬雷夏雪或流血飘橹积尸筑
京或坑降万计析骸易子城愈高而冲愈巧
池逾深而梯逾妙法令明而盗贼多盟约数
而叛乱甚犹风波骇而鱼鳖扰於渊织罗密
而羽禽躁於泽豺狼衆而走兽剧於林爨火
猛而小鲜麋於鼎也君臣易位者有矣父子
推刃者有矣然後忠义制名於危国孝子收
誉於败家疾疫起而巫医贵矣道德?而儒
墨重矣由此观之儒道之先後可得定矣或
问曰昔赤松子王乔琴高老氏彭祖务成郁
华皆眞人悉仕於世不便遐遁而中世以来
爲道之士莫不飘然絶迹幽隐何也抱朴子
答曰曩古纯朴巧僞未萌其明信道者则勤
而学之其不信者则嘿然而已谤毁之言不
吐乎口中伤之心不存乎胷也是以眞人徐
徐於民间不促促於登遐耳末俗偷薄雕僞
弥深玄淡之化废而邪俗之党繁既不信道
好爲讪毁谓眞正爲妖讹以神仙爲诞妄或
曰惑衆或曰乱羣是以上士耻居其中也昔
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覩几
而作不俟终日故赵害鸣犊而仲尼旋轸醴
酒不设而穆生星行彼衆我寡华元去之况
乎明哲业尚本异有何恋之当住其间哉夫
渊竭池漉则蛟龙不游巢倾卵拾则凤凰不
集居言于室而翔鸥不下凡卉春剪而芝蓂
不秀世俗丑正慢辱将臻彼有道者安得不
超然振翅乎风云之表而翻尔藏轨於玄漠
之际乎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爲道者必入
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净也夫入九
室以精思存眞一以招神者既不喜諠譁而
合污秽而合金丹之大药链八石之飞精者
尤忌利口之愚人忌凡俗之闻见明灵爲之
不降仙药爲之不成非小禁也止於人中或
有浅见毁之有司加之罪福或有亲旧之往
来牵之以庆吊莫若幽隐一切免於如此之
臭鼠矣彼之邈尔独往得意嵩岫岂不有以
乎或云上士得道於三军中士得道於都巿
下士得道於山林此皆爲仙药已成未欲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道藏辑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道藏辑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