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太后被“铅毒惊魂”吓退,章台宫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李薇知道,老妖婆绝不会善罢甘休。自由无望,强敌环伺,李薇这条咸鱼决定……另辟蹊径,曲线救国!既然政哥只认“有用”,那她就继续挖掘“有用”的价值,而且要深入到王上都无法忽视的领域——比如,大秦的菜篮子工程!
灵感来源于小厨房的一次抱怨。负责采买的宦官哭丧着脸回来:“太后,又涨价了!豚肉(猪肉)比上月贵了三成!说是关中大疫,豚死得多,养得少……”
猪肉涨价?李薇眼睛一亮!这不就是切入点吗?提高生猪产能,稳定肉价,利国利民利甲方!搞农业养殖,总比搞火药安全吧?(Flag高高立起)
说干就干!李薇再次化身“农业技术顾问”。她以“静极思动,想了解民生疾苦”为由(阎乐:……),让阎乐帮忙搜集关于秦国养猪现状的资料(主要是听老农口述和小豆子打探)。
信息汇总上来,问题不少:
1. 品种差:本土黑猪,长得慢,个头小,一年也长不到百斤。
2. 饲养糙:基本是放养或潲水(剩饭剩菜)喂养,营养不均衡。
3. 疫病多:卫生条件差,猪瘟、寄生虫频发,死亡率高。
4. 繁殖率低:母猪产崽少,成活率也低。
“这不行!太原始了!”李薇拍着案几上的记录,“得科学养猪!”
她凭借残存的现代知识(和刷过的养殖短视频),开始制定《章台宫版科学养猪可行性报告》:
品种改良(远期目标):建议引进生长快、体型大的优良猪种(比如……还没引进的约克夏?先画个饼!)。
精细化饲养(当下可行):提出“青饲料+精饲料+发酵饲料”概念。青饲料就是野菜、苜蓿;精饲料用豆粕(榨油剩下的渣)、麦麸;发酵饲料?用米糠、酒糟加酵母(天然存在)密封发酵,提高营养和适口性!
猪圈改造:强调“干湿分离、通风保暖”!地面要铺干草或木板(离地),粪尿要定时清理,保持干燥,减少疾病传播!冬天要保暖(搭草棚)!
防疫意识:提出定期清扫消毒(用石灰水)、隔离病猪、甚至……给猪驱虫(用南瓜子?苦楝皮?不确定,先写上!)。
报告写好了,还附上了手绘的“现代化猪舍”示意图(虽然画得像碉堡)。李薇信心满满地让阎乐呈送嬴政。
咸阳宫,嬴政看着这份《关于提升大秦豚肉产量与品质之若干建议(附:章台宫猪圈改造计划)》,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阎乐垂手侍立,努力降低存在感。他能感觉到王上那平静外表下,似乎有某种东西在裂开。
良久,嬴政放下竹简(李薇的报告是用纸写的,但嬴政习惯批阅竹简副本),揉了揉眉心,声音听不出情绪:“太后……对养猪,亦有心得?”
阎乐:“……太后言,乃体察民生,偶有所得。” 内心:太后心得可能来自煮盐锅旁边的剩饭桶。
“青饲料……精饲料……发酵……”嬴政的手指在案几上敲击,“猪圈需干湿分离、通风保暖……”他抬眼看向阎乐,“太后在章台宫,如何实践此道?”
阎乐硬着头皮:“太后……已命人于章台宫后院角落,清理出一块地方,意图……搭建小型猪舍,以作……验证。” 他想起后院那热火朝天挖坑、搬石头的场面,以及太后撸着袖子指挥若定的样子,就觉得眼前发黑。
嬴政的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抽动了一下。他沉默片刻,最终道:“……准。所需物料,由少府酌情拨付。命太仆(掌舆马畜牧)遣一老成圉人(养马人,顺带懂点养猪)前去协助。告诉太后,”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只许养一头!且务必远离寝殿!若有异味扰了清净……”
后面的话没说,但阎乐已经感到一股寒气。他立刻躬身:“诺!臣定当转告太后,严加约束!”
章台宫后院角落,一个迷你版的“科学养猪示范基地”热火朝天地开建了。在李薇的亲自监工(瞎指挥)下,一个用石头和木头搭建的、带遮雨棚和“离地地板”(几块厚木板)的小猪圈诞生了。少府送来了豆粕、麦麸,小豆子带着人挖野菜、割苜蓿,还弄来一桶酒糟准备发酵。
太仆派来的老圉人姓孙,一脸褶子,看着这“豪华猪舍”直嘬牙花子:“太后……这……这比小老儿睡的草棚子还讲究!养头豚,至于么?”
李薇叉着腰:“孙伯!你不懂!这叫科学!投入才有产出!快去把咱们的‘猪坚强一号’请进来!”
“猪坚强一号”是一头精挑细选的半大黑猪,被几个宦官连哄带吓地赶进了新家。小猪显然没见过这么“高级”的住所,有点懵,在干净的木板上嗅来嗅去。
李薇立刻开始实践她的科学饲养法:
*早上:青饲料(苜蓿+野菜)切碎。
*中午:精饲料(豆粕+麦麸)混合,加点盐(奢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太后摆烂指南:始皇带我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太后摆烂指南:始皇带我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