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太后得知嬴政亲自泼了她的“安神汤”并恢复了李薇的用度,气得在宫里摔了三个翡翠杯,大骂“妖妇惑主”。但嬴政的旨意就是铁律,她再恨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李薇的章台宫小日子,终于从“难民级”提升到了“温饱线”。
不用再担心冻死饿死毒死,李薇这条咸鱼开始琢磨着翻身了。躺赢是不可能躺赢的,政哥的“有用”KPI是悬在头上的剑。可被软禁在章台宫,后宫大权旁落,她还能干啥?总不能真搞发明创造吧?
机会,说来就来。
这日,李薇裹着她的“甲方御赐”披风,在偏殿门口溜达(活动范围仅限于章台宫),远远看见几个小宦官吭哧吭哧地抬着几大筐沉重的竹简,往嬴政处理政务的明光殿方向挪。那竹简堆得跟小山似的,看着就累得慌。
李薇脑子里灵光一闪!对啊!竹简!这玩意儿又笨重又占地方,书写还麻烦!要是能搞出纸来……那岂不是利国利民利甲方的大功一件?而且这玩意儿技术含量相对不高,材料也常见(树皮、麻头、破布啥的),在章台宫小厨房就能偷偷搞点实验!
说干就干!李太后摇身一变成了李工头。她以“静极思动,想研究些新鲜吃食”为名(华阳太后派来监视的宫人翻了个白眼,没当回事),让阎乐帮忙弄来了树皮、烂渔网(麻头)、破布头,又在小厨房角落里偷偷支起一口大锅。
接下来几天,章台宫偏殿时不时飘出古怪的味道——煮树皮的草木味、沤烂渔网的腥臭味、还有捶打浆糊的砰砰声。监视的宫人捂着鼻子,一脸嫌弃地躲得远远的,只当这失宠的太后疯了。
李薇则带着一个被她用粟米饼收买的小宦官(名叫小豆子),热火朝天地搞起了“造纸大业”。煮料、捶捣、制浆、抄造……过程极其原始粗糙,失败了一锅又一锅,搞得两人灰头土脸。
“太后……这……这黑乎乎黏答答的……真的能吃吗?”小豆子看着锅里翻滚的“浆糊”,一脸怀疑人生。
“吃你个头!这是纸!知识的载体!文明的阶梯!”李薇恨铁不成钢,抄起木框(临时用竹篾编的)往浑浊的浆液里一捞,沥干水,小心翼翼地把那层薄薄的、粗糙的、带着纤维疙瘩的“纸膜”揭下来,贴在墙上晾晒。
几天后,第一批“章台宫特供”黄褐色、厚薄不均、还带着毛刺的“纸”诞生了!虽然丑得惊天地泣鬼神,但李薇用烧黑的木炭在上面划拉了几下,嘿!能写字!虽然洇墨严重,但绝对比竹简轻便!
“成了!小豆子!我们成了!”李薇举着那张“纸”,激动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
小豆子看着那粗糙的“纸”,又看看太后脸上久违的、发自肺腑的灿烂笑容(虽然沾着灰),挠挠头,也跟着傻笑起来。虽然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啥用,但太后高兴,他就有肉包子吃!
李薇小心翼翼地将几张“成品”收好,酝酿着如何把这“纸老虎”献给甲方爸爸,争取减刑(解除软禁)。她深知,光有东西不行,还得包装!得让政哥看到这东西的巨大价值!
她铺开一张……嗯,还是竹简(纸太珍贵舍不得),开始奋笔疾书(木炭条):
《论竹简之弊与纸之大利疏》
一、竹简之弊:笨重难携,运输靡费;书写繁难,效率低下;存储占地,易蛀易腐……
二、纸之大利:取材广泛,成本低廉;轻薄便携,利于流通;书写迅捷,提升效率;存储方便,传承久远……
三、推广之效:政令通达,如臂使指;文教大兴,泽被苍生;典籍传承,功在千秋……
最后,她舔着脸加了一句:“哀家于静养之中,偶得此法,不敢藏私,特献于大王,唯愿稍解案牍之劳形,增益我大秦国力于万一。”
写完,自己读了一遍,嗯,有理有据,马屁到位,完美!李薇信心满满,让阎乐把这份“奏疏”连同那几张珍贵的“纸”样品,一并呈送给嬴政。
接下来,就是忐忑地等待甲方爸爸的评审结果了。李薇在偏殿里转圈圈:“政哥会喜欢吗?能换点自由不?最差……能换顿火锅不?”
有了嬴政的“尚可”评价和“放手去做”的尚方宝剑(虽然活动范围还是章台宫),李薇这条咸鱼瞬间充满了干劲。造纸项目,正式立项!
“章台宫造纸坊”(其实就是偏殿后的小厨房和旁边一个堆放杂物的偏院)挂牌成立!李薇自封“技术总监”,小豆子荣升“首席实验员兼打杂总管”。阎乐也被李薇软磨硬泡(主要是用“大王交代的任务”压他),派了几个手脚麻利的黑冰台侍卫(伪装成杂役)来帮忙干重活——搬石臼、砍树皮、洗破布。
李薇把从工地学来的项目管理经验用上了。分工明确:一组负责原材料预处理(剥树皮、拆破布、洗渔网);二组负责煮料沤料(小厨房的大锅日夜不停,怪味弥漫);三组负责捶捣制浆(几个侍卫抡着大木槌,砰砰声不绝于耳);她自己则带着小豆子专攻核心工艺——抄纸和干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太后摆烂指南:始皇带我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太后摆烂指南:始皇带我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