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长宋子文和爱人张乐怡,以个人的名义秘密前往奉天密见张学良。
张乐怡是江西九江着名商人张谋之的女儿,出生山清水秀的九江,毕业于南京女子大学,是学校的校花,毕业后很快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这样一位才貌俱佳的少妇陪着丈夫宋子文来到奉天,张学良当然乐意一睹风采。
张学良接到于凤至从家里打来的电话,兴高采烈地回府,在大帅府设宴招待宋子文夫妇。
张乐怡眉眼如画,气质非凡,长相可谓秒杀众人,其身材远超电影女明星,张学良望着青春靓丽的张乐怡笑道:“十八姑娘一枝花,嫁给宋兄了!”
张乐怡大方地回答:“还十八呢?今年女儿都快一岁了。”
张学良爽朗地笑道:“嫂子与宋兄喜结连理,又得千金,自然要送双份子。”说着要于凤至去准备。
张乐怡连忙去阻止于凤至。张乐怡多次公开出席政治活动,帮助宋子文处理家族企业事务,并积极参与妇女和基督教事业。
高傲的宋子文与玩世不恭的张学良十分投缘,一见面仿佛成了知己。
宋子文年长张学良七岁,张学良对宋子文以兄长相称,二人推心置腹,无话不谈。既然宋子文为兄,张学良看着张乐怡开着玩笑:“嫂嫂,这么快就嫁子文兄?”
张乐怡大方地讲述:“那是去年年的一个夏天,先生来到庐山计划建造一个别墅,于是找到了张乐怡的父亲张谋之寻求建议和帮助。”
张乐怡陪同父亲一起参加了宋子文举办的宴会活动,宋子文望着眼前美艳动人的女孩,身穿漂亮的旗袍,举手投足间都展现了大家闺秀的气质,一见钟情。而张乐怡对眼前这个事业有成且风度翩翩的男人十分感兴趣。
张乐怡继续讲道:“起初,碍于两个人的年龄相差较大,我对他没有过多的想法。倒是他被我迷得神魂颠倒,时不时的邀请我外出游玩爬山等等,两个人也渐渐熟络起来。”
张学良羡慕的目光望着宋子文,张乐怡笑道:“要不是我父亲十分支持他的来往,我才不嫁他呢?”
张学良笑道:“嫂嫂,汉卿年轻,是不是后悔了?”
少顷,于凤至备好了酒菜,亲自端了上去。然后退下,张乐怡也跟着进了里间。
宋子文把话题收回,郑重地说道:“今日为大事前来。”
张学良以为宋子文蒋司令派他来劝说“清党”有关的事情,所以开始聊天格外慎重。
聊着,聊着,张学良发现宋子文和蒋司令之间虽然合作默契,但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分歧。
宋子文推心置腹地和张学良聊起1926年的那场南昌迁都之争。张学良认为蒋司令南昌迁都,是因为蒋司令看到革命形势的发展,在武汉无法实现其建立军事统治。迁都南昌,是为了将南昌地区和江西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宋子文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其实,‘迁都之争’是蒋阻挠汪精卫回国,这才是蒋的真实意图啊!”
宋子文与张学良于奉天的初次见面,揭示了历史的一个真相:蒋司令借“迁都之争”的目的,是转移和分散共字号以及国字号左派的注意力,使之无力顾及“迎汪回国”一事,为“四一二”发动反革命政变争取时间,做了准备。
二人又聊起蒋司令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宋子文对蒋司令反革命事变的强烈反对,还对蒋司令将来挑起国共内战做了远见性的预测,他的内心矛盾在政治和家族层面交织着,注定了他的整个故事注入了悬疑和戏剧性。
张学良问道:“既然您看不好蒋司令,为何当时支持把三小姐嫁给蒋哩?”
在蒋司令追求、迎娶宋家三小姐的过程中,宋子文站在姐姐庆龄一边,想到这儿,宋子文长叹一声。
张学良从宋子文的话中和叹气声中,觉察出宋子文在政治舞台上的智谋和权谋以及他在蒋宋联姻的无奈,在亲情的背后充满着情感的波澜。
张学良戏谑宋子文:“这个财政部长,将来是中国首富哩!”
宋子文坦诚说明:“我之所以接受财政部长这个职位,是因为完成父亲和孙总理的意愿。”
张学良明白,宋子文这个中央银行行长是孙中山生前亲自授命的。为加强在广东金融界的地位,保证和提高中央银行钞券的信用,宋子文通过《取缔外币条例》、反对随意增发纸币、平息挤兑风潮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中央银行业务有了长足发展,到1925年底该行月周转总额为年初的25倍。
张学良赞扬:“照此下去,中国也会像日本一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经济将空前繁荣。”
“恐怕小日本也不敢在我们中国制造‘皇姑屯事件’吧。”宋子文说道。
这句话让张学良不由想起:父亲因拒绝给予日本人利益被刺杀件,张学良的眼泪滑落,包含着他无尽的悲痛和愤怒,仿佛心中的伤口被撕裂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文化英雄联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文化英雄联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