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而言,林庙案是维护孔氏家族地位的权力较量,我必须扞卫它。”孔祥熙的声音如雷霆般打破了周围的平静。
孔祥熙身后跟随几位侍从,气势汹汹地走到王至诚和何思源面前,孔祥熙对何思源说道,“再往上面说,是蔡元培、蒋梦麟,针对蒋总司令等国字号政要以及孔教会人士,在南京大学院、曲阜林庙发起的一场隐喻的尊孔与反孔的意识形态建构之争。”
孔祥熙,字庸之,号子渊,山西太谷人,作为孔子的第七十五世孙,他于1928年3月27日正式就任南京国府工商部长。
王至诚在东京留学时就了解到,孔祥熙的妻子是宋霭龄,岳父是宋嘉树。宋氏三姐妹皆为知名人物,孔祥熙与孙中山、蒋司令为连襟关系。
孔府名下的孔林、孔庙及衍圣公名号,都是历代封建统治者优待孔子后裔的结果,承载着稳定社会秩序和彰显国字号政治正统性的重要作用。对于四大家族支撑起来的国府,也不会例外。
“孔部长,您为何如此尊孔?”何思源冷静地问道。
孔祥熙似乎没听出语气中的讽刺,反而自得其乐:“何厅长是专管文化教育的,怎会不知?我的祖籍是山东曲阜,太谷孔氏支谱记载明弘治中,远祖到山西做知县,之后子孙流寓于太谷。孔子家族自乾隆年间之后一直未修家谱,我们这一支系自孔闻美便未能入谱。”
王至诚半信半疑,心中暗想,究竟是什么驱使他如此维护孔氏家族的地位。
“孔部长打着尊孔崇儒、‘优异圣裔’的旗号,难道不是在为私心自用而辩解吗?”何思源毫不客气地反问道。
孔祥熙略显不安,但仍然坚持:“那是孔家的自由选择,天下文武和百姓信不信孔教,那也是他们的自由!”
何思源却毫不留情:“自由是民族之自由,不是某些人的个人自由。孔部长,您应当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上,奉劝那些尊孔尚儒者,‘牺牲个人自由,去追求国家自由’!”
孔祥熙反驳道:“当年胡适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说过,‘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
“但在关键时刻,我们要选择的,是舍己救国。”何思源坚定地看着孔祥熙,眼中闪烁着国家至上的信念。
孔祥熙提到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即将上演的独幕剧《子见南子》,对此他深感愤怒,认为此剧玷污了圣人的形象,决定向南京国民政府控告。“我站在国家利益和大局上,出面干预难道有错吗?”
何思源不屑一顾:“告到蒋总司令那里,至于吗,孔部长?”
孔祥熙怒火中烧:“真的难以相信何主任竟然要站在蔡元培、蒋梦麟一边,如果有条件的话,您是不是要为共说话?”
王至诚此时心中充满焦虑,暗自思索着斗方《兰亭序》里的情报。他不想让曲阜三孔的命运在各方势力的博弈中跌宕起伏。他深吸一口气,勇敢地站出来调停:“‘五四’提出砸烂孔家店只是一个口号,并没有付诸行动,也没有谁真正地去冒犯孔庙和孔林。”
何思源点头表示赞同:“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摧残太可怕了!为了让中国强盛起来,多少有识之士对照着西方,先是学器物,接着学制度,最终决定从思想文化入手。”
“所以,我们决定在曲阜创办国学院的目的,就是从思想文化上培养有用人才。”王怀兰插了一句话,语气中流露出自豪。
然而,何思源并未留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有问题的。我们从思想文化下手,实际上是用西方的思想文化来改造中国社会。”
孔祥熙愤怒道:“打倒孔家店要打三纲五常,但三纲五常不是孔子提出来的,那是董仲舒、马融、朱熹先后提出的。为何要打倒孔家店,而不去打倒朱家店?”
“孔部长难道不知道吗?”何思源冷冷一笑,“打倒孔子是因为历代封建王朝都拿儒家思想来推行专制,奴化人民。现在有人在尊孔尚儒,完全是为了服务他们的统治思想。”
孔祥熙激动反驳:“这不怪圣人!孔子生活的时代根本没有皇帝,也没有封建专制王朝。现在的溥仪不也是被赶出来了吗?”
他转向王怀兰,期望得到支持:“您说呢?”
王怀兰却显得有些偏激,他拱手道:“打倒孔家店也罢,废止孔祀和衍圣公尊号也罢,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狂热念头,既错误又偏执!”
“这只是在辩论,学术思想的争论应当是自由的,只要有利于国家和民族。”何思源说,“‘四一二’事变后,有些人在弘扬尊孔尚儒的中国优秀经典传统文化,修建孔庙、创办国学院、孔子学院,名之曰弘扬传统文化,除了笼络人心,其他都是瞎扯淡!”
“言过了!”王至诚站在何思源和孔祥熙之间,继续说:“自从了解孔子后,我觉得孔子很忙,心也很累:国家落后、复辟帝制、军阀混乱、国共分裂,甚至清明祭礼、过年磕头拜年都要怪孔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文化英雄联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文化英雄联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