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风夹杂着细雨,王至诚坐在长桌旁,脸上的皱纹透出深思。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忧虑。王至诚感觉到,所有与会者们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期待着他的决断。
“将圣约翰大学立案,与上海、大夏、光华大学合作办学,才能形成互补的局面。”王至诚的声音不大,却在此刻显得格外沉稳。
“这真是明智的选择吗?”卜舫济低声自语,手指轻敲桌面,面露不安,眉头紧锁。他的神情如同阴云密布的天空,似乎随时会有风暴降临。
就在此时,沪江大学校长魏馨兰的声音突然打断了沉闷的气氛。“那沪江大学怎么办?”她的声音透着紧张,明显被复杂的局势压得喘不过气来,脸上的焦虑如同波涛般翻滚。
王至诚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关切,微微一笑,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沪江大学可以考虑与南洋大学和徐汇公学合作,这样能够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的声音如同一股暖流,想要驱散魏馨兰心中的阴霾。
“南洋大学……”魏馨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疑虑,似乎回忆起了那段不堪的往事。她曾亲眼目睹过学生们的激情与痛苦,那是一个充满抗争的时代,令人难以忘怀。
“墨水瓶事件?”王至诚的眉头微微一皱,察觉到魏馨兰心中的恐惧。“我们不能让历史重演,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训。”
1902年11月5日,南洋公学的学生因一只误解的墨水瓶而引发了集体退学的风波。数百名学生齐声呼喊着“祖国万岁”,整齐地走出校门,那是一幅令所有人铭记的画面。王至诚知道,这段历史在魏馨兰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我们不能重复这样的错误。”王至诚坚定地说,“而是要以此为鉴,创造一个更包容的环境。”
窗外的光线变得昏暗,黑暗的云层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的气息。王至诚站起身,走到窗前,试图将窗户打开,冷风灌入,带走了些许紧张的气氛,但内心的波澜并未平息。
“复旦大学与震旦大学的合作如何?”王至诚突然提出,试图转移话题,打破当前紧绷的氛围。然而,他的提议却在会议室中引发了剧烈的反应。
就在此时,一位中年男子穿着简洁而得体的长袍推门而入,他身材修长,气宇轩昂,步伐稳健,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沉稳自信、儒雅坚定的气质。
王至诚和在座的与会者终于见到了蔡元培。他的面容清瘦,五官端正,眉宇间透着一股聪慧与深邃。蔡元培,近现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以其卓越的教育理念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而闻名。
蔡元培走到王至诚的身边,微微弯腰,握住他的手,“年轻有为啊!”他对在座的其他人施以礼,温和地道歉,“来晚了一步,诸位望谅。”
王至诚赶忙让座,蔡元培微笑着坐在他身边,似乎整个空间都为之一振。那双深邃的眼睛中闪烁着对会议结果的关心与对诸位的关怀,仿佛能够洞察每个在座的人的思维与情感。蔡元培的到来,如同春风化雨,化干戈为玉帛,为紧张的氛围增添了一丝温暖。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蔡元培抱有好感。甚至有些人要暗杀他复仇。徐锡麟、秋瑾、章太炎、柳亚子、陶成章等在日本成立了暗杀团,并推举蔡元培为暗杀团团长。任务是通过暗杀的手段逐步杀掉清政府各级要员,最终杀掉慈禧,从而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
蔡元培觉得女子搞暗杀比男人更有优势,便联合几位女校教师,杀鸡沥血,跪在黄帝灵位前宣誓,犹如靳柯刺秦王一般悲壮。先后研制出毒药和便于携带、威力大的炸弹。按照蔡元培计划在慈禧出行的路上埋伏,没有想到是,暗杀团成员之一万福华在上海行刺前被捕入狱,蔡元培成了大清头号通缉犯。
1905年9月24日,北方暗杀团支部长吴樾身磅炸弹,前往北京正阳门火车站,刺杀清政府出国考察的徐世昌等五大臣,砰然巨响,吴樾向满清政府投出的第一枚炸弹,唤醒了昏睡的国人。但吴越不幸牺牲,年仅27岁。这次炸药,原本是蔡元培给慈禧设计的。慈禧听后大惊失色,下令全城戒严,派官兵逮捕了“暗杀团”刺杀清政府要员。
从唐至清,翰林何其多,而以翰林身份搞暗杀,除了蔡元培,世间再无第二人。然而,他却在战友遇难后,选择了教育救国,在国共北伐期间,却向蒋司令提出“清党”计划。自然就有侠肝义胆的壮士要他的命!他前脚踏进会议室,后脚就有刺客来到了门外。
震旦学院院长桑黻翰见蔡元培过来,大家起身相迎,唯独他高高在上,冷漠中带着敌意。
王至诚快速调整情绪,缓缓道:“蔡校长在办大学的成就有目共睹,今天邀请他来,就是帮大家设想未来的发展方向。”
桑黻翰的脸色愈加阴沉,似乎想要压制内心的怒火。“震旦不会忘记那些背叛母校的人!”他的声音如同咆哮的雷电,激荡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文化英雄联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文化英雄联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