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轻柔地洒在御书房雕花的窗棂上,朱元璋正端坐在案前,手中紧握着一封战报。他的神情比昨日舒缓了许多,目光里隐隐透出一丝赞许。
我静静地站在殿外,小英凑近我,压低声音提醒:“娘娘,陛下已经召见多时了,您还是进去吧。”
我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襟,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进殿内,恭敬地躬身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朱元璋抬眼淡淡地看了我一眼,将手中的战报轻轻放在案上,语气沉稳而有力:“雁门关的围困已经解除,敌军的粮道被切断,不出三日,敌军便溃不成军,退回了漠北。”
我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抹浅笑,低头轻声应道:“这都是将士们奋勇杀敌、谋略得当的结果,臣妾不敢居功。”
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你可知道朕为何要你亲手呈递这份战报?”
我的心猛地一紧,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不露声色地回答:“臣妾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朱元璋缓缓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踱步至窗边,望着宫墙外刚刚升起的朝阳,缓缓说道:“自朕登基以来,后宫女子从不干涉朝政,即便是马皇后,也只负责处理内务。你却能在关键时刻为朕献上良策,实在是罕见。”
我心中警铃大作,连忙跪下,诚恳地说道:“臣妾绝无干涉朝政的想法,只是忧心国事,愿意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他转过身,目光紧紧地盯着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忽而轻笑一声:“你倒是谨慎得很。不过……”他顿了顿,“若你生为男儿,朕定当封你为万户侯。”
我的心头猛地一震,连忙低头叩首:“谢陛下厚爱。”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陈矩的声音:“陛下,早朝已经准备好了,百官都在殿前等候。”
朱元璋微微点头:“传。”
我识趣地退至帘后,透过帘子的缝隙望去,只见群臣依次鱼贯而入,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朝中重臣皆在其中,每个人的神情都十分肃然。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雁门关这场胜利,来得着实不易。”李善长率先打破沉默,开口说道,“敌军突然袭击,若不是贵妃所献的良策,恐怕局势难以挽回。”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附和。
“贵妃远见卓识,实在是社稷之福啊。”徐达拱手说道。
“臣也听闻前线将士们都称赞此计巧妙,切断敌军粮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常遇春接着说道。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面色平静如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马皇后坐在帘后,听到众人频频提及“贵妃”,脸色微微一沉。她身旁的小莲悄悄地记下一笔,眉眼间透着几分阴郁。
“此事确实有奇功。”朱元璋终于开口说道,“但后宫不得干涉朝政,这是祖制。”
群臣一时陷入了沉默。
“不过……”他顿了顿,“若是因为一己之智,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也应当受到赏赐。”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臣以为,贵妃之功,不可掩盖。”陈矩站出一步,恭敬地说道,“先帝曾赐号贤妃,以彰显其德。如今贵妃有谋国之才,更应当嘉奖。”
“臣附议。”徐达与李善长同时出列说道。
朱元璋环视众人,缓缓点头:“准奏。”
消息传出,后宫顿时震动起来。
午膳时分,我正在寝殿翻阅典籍,小贵子匆匆忙忙地进来禀报:“娘娘,礼部尚书已经在拟定表彰文书了,拟授予您‘辅国贵妃’的称号,位列六宫之上。”
我放下手中的书卷,淡淡一笑:“看来,有人坐不住了。”
“娘娘何出此言?”小贵子一脸不解地问道。
“一个称号,岂能轻易得来?”我望向窗外,眼神中透着一丝深意,“今日之举,不过是试探罢了。”
果然,不出半日,绣坊那边传来消息——一名宫女私藏诽谤笺,内容直指“贵妃勾结外臣”。
我冷笑一声:“好快的动作。”
“要不要立刻处置?”小英低声问道。
我摇了摇头:“不必。让她们继续演下去。”
果然,那名宫女很快供出了幕后之人,竟是某位皇侄府邸暗中指使。
此事一经查实,朱元璋震怒不已,责令彻查皇族子弟与后宫的往来。一场风波悄然掀起,却又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落幕。
夜幕降临,我在晚膳时陪着朱元璋用膳。
“今日之事,你怎么看?”他忽然开口问道。
我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慢条斯理地说道:“臣妾不过是一介女子,能得到陛下的信任已经是万幸了。至于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风过林梢,转瞬即逝罢了。”
他看了我一眼,忽然笑道:“你倒是沉得住气。”
我抬头迎上他的目光,轻声说道:“臣妾只知,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有些事情,看似突然,实则早有端倪。”
朱元璋沉吟片刻,忽然说道:“刘伯温临终前,曾对朕说了一句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宫,成重八最宠皇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宫,成重八最宠皇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