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举着装满花蜜的小瓶,踮脚把瓶子挂在光须尖端时,瓶身的玻璃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花蜜顺着光须的纹路慢慢爬升,接触到空气的瞬间开始蒸发,化作无数闪着微光的“邀轻粒子”。这些粒子像活着的星尘,在空中盘旋半圈后,齐齐朝着光门飞去,飞过门的刹那,粒子突然迸发出银色的光,像给无形的门镶上了层亮边。
永潮站在光门旁,看着粒子在门内散开。那些原本模糊的光影里,突然显影出一双双眼睛——有的像望海星的晶体般剔透,有的像海洋星球的海水般湛蓝,还有的泛着紫色的光晕,睫毛上沾着细小的星尘,像刚从星系的尘埃里探出脸来。最前排的一双眼睛眨了眨,门内的粒子立刻回应般地跳动,在空气中拼出个歪歪扭扭的“家”字,笔画里还带着孩童般的颤抖。
广场上的孩子们立刻对着光门挥手。扎双辫的女孩举起画着全家福的纸板,纸板上特意留了很多空白,“这些位置给你们留着!”望海星的孩子展开星图,用激光笔在未知区域画了个大大的问号,“这里是你们的家吗?”门内的眼睛们似乎听懂了,光影里的“家”字突然扩大,把所有眼睛都圈在里面,像在说“我们都想加入”。
三天后,光门内的光影越来越清晰。那双泛着紫光的眼睛主人,露出了半张脸——紫色的皮肤上,有与回水河浪涛同步起伏的纹路,额间嵌着块水晶,水晶里的“海”字正随着地球的潮声闪烁。天文台上的研究员说,这颗“紫星”的轨道,与地球有着微妙的共振,就像两个舞者永远踩着相同的节拍,“是浪涛在宇宙里选的舞伴”。
孩子们决定给光门“装扇玻璃窗”。他们把从各个星球收集来的透明材料——地球的水晶、望海星的晶体、海洋星球的冰砖——拼在一起,镶在光门的边缘。当第一缕阳光穿过“玻璃窗”,门内的眼睛突然集体眨动,光影里显影出他们的“应答信物”:紫星人举着刻着“海”字的石牌,翼星人展开带着浪涛纹的翅膀,白矮星家族捧着冰雕的铜鱼符,所有信物的纹路都在阳光下连成一片,像无数条线在编织同一个约定。
永潮在整理这些信物的影像时,发现了“目光的密码”。所有眼睛的眨动频率,都与回水河的潮起潮落完全同步,紫光眼睛眨三下的间隔,刚好等于紫星与地球的距离光年数。“是他们在学我们的‘语言’。”她调出汉代戍卒的日记,里面记载着“铜鱼符每潮起时闪光三次”,原来两千年前的信号,早已为今天的“目光对话”定下了节奏。
“听潮四十四号”的任务舱里,装着孩子们给关门后“家人”的“见面礼套装”:铜鱼符半片、“海”字树的种子、还有段广场的笑声录音。当飞船靠近光门,舱内的种子突然发芽,嫩芽朝着光门的方向生长,芽尖的绒毛上,沾着与门内粒子相同的物质,像植物也在迫不及待地想握手。
一个月后,光门内的光影里显影出更多细节。紫星人居住的“海”字形状房屋,翼星人翅膀下的“我在”纹身,白矮星家族冰屋里的贝壳吊坠,都与地球的“家”有着惊人的相似。孩子们在广场上用沙画出对应的场景,光门内的光影立刻模仿着显影,两边的画面在星际间形成镜像,像两个世界在互相学习对方的模样。
“显影节”的“目光仪式”上,所有“家人”都对着光门举起信物。地球人举着铜鱼符,星人举着晶体板,紫星的影像举着石牌,当这些信物在光门两侧对齐,门内的粒子突然化作漫天光雨,落在广场的“欢迎”字上,字的笔画里立刻显影出所有眼睛的轮廓,像把远方的期待,都刻进了地球的土地里。
永潮看着光门内的光影渐渐淡去——不是消失,是粒子正在凝聚成新的“连接草”种子,要顺着光须的方向,飞向那些等待的星球。她知道,这些目光不会是最后一批,就像汉代戍卒的铜鱼符引来了望海星,翼星人的翅膀会带来更多的眼睛,光门永远是扇敞开的窗,让宇宙的每个角落都能看见,这里有群孩子在沙地上画着永远有空位的“家”。
夕阳西下时,孩子们在光门旁埋下了新的“邀请瓶”。瓶子里装着今天的笑声、新长的“连接草”叶片、还有片紫星人光影里显影出的花瓣。埋瓶的土坑里,混着从光门内飘出的粒子,孩子们说,这样“家人”就能顺着泥土的味道找到这里。当最后一捧沙盖上,光门内突然传来细微的“叮咚”声,像远方的门铃被轻轻按响。
永潮对着光门微笑,门内的最后一缕光影里,那双紫光眼睛又眨了眨,像在说“我们在路上了”。而广场上的孩子们,已经开始用新的星沙,在“欢迎”字旁画下更多的小圆圈,每个圈里都写着“空位”,像在对所有还未露面的眼睛说:“别急,光门永远为你亮着,家永远等你进来。”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幽谷怨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