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所谓痰痫,是因为小儿平时体内痰邪就很盛,有时偶然因受惊发热,最终导致痫症。发作的时候,痰涎在喉咙部位堵塞,呼吸急促,继而昏倒,口中吐出痰沫。此时应先服用一捻金,迅速泻下痰邪,再吹服朱衣滚痰丸,这样气机顺畅、痰邪清除,痫症自然就会停止。
一捻金(方剂可查看“不乳”相关内容)。
朱衣滚痰丸
礞石(一两,煅) 沉香(五钱) 黄芩(七钱) 大黄(一两)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末,以水为黏合剂制成药丸,再用朱砂包裹药丸外层作为衣。根据患儿年龄大小确定服用剂量,用白开水化开后服用。
食痫
食痫是因饮食过量,食物积滞在中脘部位,一时之间痰热内生引发。患儿面色发黄、腹部胀满,呕吐物与排泄物气味酸臭。可用妙圣丹、朱衣滚痰丸,后续再用清热和胃丸调理,以恢复健康。
【注释】食痫这种病症,病根在脾脏。由于小儿吃奶或进食过多,食物在胃脘中部停滞积聚,恰逢此时痰热壅盛,就导致了痫症发作。刚开始时,患儿面色发黄、腹部胀满,出现呕吐、泄泻且气味酸臭,之后就常常发作抽搐。这时适宜先用妙圣丹治疗,若痰邪强盛,用朱衣滚痰丸治疗,之后再用清热和胃丸进行调理,如此就能清除积滞,使惊痫平定。
妙圣丹
雄黄 蝎梢 朱砂 代赭石(各二钱。煅,醋淬) 巴豆(三个,去油) 杏仁(二钱,炒,去皮尖)
把上述药物一起研磨成细粉末,用蒸熟的枣肉混合药末制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木香煎成的汤液化开后服用。
朱衣滚痰丸(方见痰痫)。
清热和胃丸
川连(五钱,生) 栀子(五钱,生) 竹茹(四钱) 麦冬(五钱,去心) 连翘(四钱,去心) 山楂(一两) 神曲(一两,炒) 麦芽(一两,炒) 陈皮(四钱) 枳实(五钱,麸炒) 大黄(五钱) 甘草(三钱,生)
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细粉末,用炼蜜制成药丸,每丸重量为一钱。根据孩子情况决定用量,用白开水化开后让孩子服下。
风痫
风痫是因出汗后脱衣,风邪侵袭经络所致。发作时两眼青黯,面色淡红,十指屈伸像在数东西。可用化风丹、羌活桂枝汤、牛黄丸治疗,轻症用化风丹,重症用羌活桂枝汤,风邪兼痰者用牛黄丸。
【注释】风痫的成因是小儿出汗后脱去衣服,皮肤腠理张开,风邪趁机侵入人体经络。发作时患儿双眼呈现青黯之色,面色淡红,手指不停地屈伸,如同在数东西。治疗方法首先应疏散风邪、解除表证。病情较轻的,用化风丹治疗;病情较重的,用羌活桂枝汤治疗;如果风邪兼夹痰邪,用牛黄丸治疗。
化风丹
胆星(二钱) 羌活 独活 天麻 防风 甘草(生) 荆芥穗 人参 川芎(各一钱)
将上述药物一起研磨成细粉末,再用炼蜜制成如皂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汤化开后服用。
羌活桂枝汤
羌活 防风 麻黄 桂枝 天麻 大黄 甘草(生)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入适量水,煎煮后服用煎好的药液。
(方歌)羌活桂枝治风痫,疏风泻热妙难言,羌防麻桂天麻草,大黄煎服自然安。
牛黄丸
胆星 全蝎(去毒) 蝉退(各二钱半) 防风 牛黄 白附子(生) 僵蚕(炒) 天麻(各一钱五分) 麝香(五分)
把上述药材研磨成细粉末,将枣煮熟后去掉枣核与枣皮,取用枣肉与药末混合制成如绿豆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生姜汤化开后服用。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