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悬胎上逼心症治
孕妇出现胸膈部位胀满的症状,称作“子悬”。若喘得厉害,则是胎儿向上压迫心脏所致。这两种情况都适合用紫苏饮治疗。紫苏饮由当归、川芎、白芍、陈皮、大腹皮、紫苏梗叶、甘草组成。身体虚弱的孕妇,可加人参一同煎服。
【注释】孕妇若是出现胸膈部位胀满的情况,就将此症状命名为“子悬”。要是孕妇在胸膈胀满的基础上,喘气更为厉害,这就叫做“胎上逼心” 。以上两种病症都适宜使用紫苏饮进行治疗。紫苏饮的药物组成包括当归、川芎、白芍、陈皮、大腹皮、紫苏梗叶、甘草。如果孕妇身体虚弱,就在方中加入人参一起加水煎煮后服用。
子痫症治
羚羊角散、钩藤汤
突然跌倒、抽搐且不省人事,片刻后自行苏醒,过一会儿又像正常人一样,这种情况被称为子痫。它是由肝、心二经感受风热之邪引发的,适宜用羚羊角散治疗。羚羊角散由防风、独活、杏仁、酸枣仁、五加皮、甘草、薏苡仁、茯苓、木香、羚羊角组成。若抽搐严重,可使用钩藤汤,其由钩藤、桑寄生、人参、茯神、当归、桔梗组成。要是孕妇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能活动的症状,那就已经发展成中风后的残疾病症,应当参照中风相关治法进行治疗。
【注释】孕妇若突然发生跌倒、肢体抽搐,同时丧失意识不省人事,但在短时间内又能自行苏醒,过了一会儿就如同常人一般,这种病症就叫做子痫。其发病原因是肝脏与心脏两条经络受到风热邪气的侵袭。治疗适宜采用羚羊角散,该方的药物组成包括防风、独活、杏仁、酸枣仁、五加皮、甘草、薏苡仁、茯苓、木香以及羚羊角。倘若孕妇抽搐的症状较为严重,就需要使用钩藤汤,钩藤汤由钩藤、桑寄生、人参、茯神、当归、桔梗构成。要是孕妇出现口眼向一侧歪斜、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运动的情况,那就表明已经演变成中风后的残疾症状,此时应当参考中风病症的治疗方法来进行医治。
子嗽症治
枳桔二陈汤、桔梗汤
妊娠期出现咳嗽症状被称作子嗽,其病因有阴虚火旺、痰饮上逆以及外感风寒的不同。若是因痰饮所致,用二陈汤加枳壳、桔梗来治疗;若是外感风寒引发,可用桔梗汤,其由紫苏叶、桔梗、麻黄、桑白皮、杏仁、赤茯苓、天冬、百合、川贝母、前胡组成。若咳嗽持续时间长,属于阴虚情况,适宜滋阴润肺,用清润之法,可选用麦味地黄汤治疗。
【注释】女性在妊娠期间出现咳嗽的症状,这种情况就叫做子嗽,咳嗽时间久了往往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子嗽的病因,有的是因为体内阴虚,虚火内生;有的是由于痰饮上逆;还有的是因为外感风寒邪气,情况各有不同。如果是因为体内有痰饮而导致咳嗽,就用二陈汤加上枳壳、桔梗来治疗。要是因为外感风寒而咳嗽,就使用桔梗汤,桔梗汤由紫苏叶、桔梗、麻黄、桑白皮、杏仁、赤茯苓、天冬、百合、川贝母、前胡这些药物组成。倘若咳嗽持续了很长时间,属于阴虚类型,就适宜采用滋阴润肺的方法,以达到清润的目的,这种情况可以用麦味地黄汤来治疗。
(六味地黄汤的药方在本书首卷可以找到。)
转胞症治
举胎四物汤、阿胶五苓散
饮食正常,但心烦不能安卧,且小便不通畅,这种情况称为转胞。急救时可采用丹溪举胎法,暂时缓解急迫症状。随后,用四物汤加升麻、人参、白术、陈皮煎服。服药后,用手指探喉引发呕吐,吐后再次服药并再次探吐,如此进行三四次,胎儿便可上举,小便也会通畅。若此法无效,说明体内有饮邪,需用五苓散加阿胶,以清利水道。
【注释】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胎儿压迫,导致胞系发生扭转,出现小便不通的情况,同时饮食正常,只是心烦难以入睡,这种病症就叫做转胞。遇到这种情况,适宜采用丹溪所提出的举胎方法来急救:让专业的稳婆将香油涂抹在手上,轻轻把胎儿托起,这样尿液就会自然排出,从而暂时缓解小便不通的紧急状况。之后,用四物汤加入升麻、人参、白术、陈皮一同加水煎煮后服用。服用药物之后,用手指探入咽喉引发呕吐,呕吐之后再次服药并再次引发呕吐,像这样重复三四次,胎儿就会上举,小便也会恢复通畅。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后症状仍未改善,那就表明体内存在水饮之邪,此时需使用五苓散加上阿胶,以此来清利水道,使水饮排出。
(四物汤的药方在本书首卷可以查阅到。)
子淋症治
加味五淋散
出现小便频繁、尿液浑浊,排尿时有窘迫、涩痛之感,可用五淋散治疗,五淋散由黑栀子、赤茯苓、当归、白芍、黄芩、甘草组成,再添加生地、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
【注释】孕妇在妊娠期间,若出现小便次数增多、尿液浑浊,且排尿时感觉窘迫不畅、伴有疼痛,这种病症就叫做子淋。适宜用五淋散来治疗,五淋散的基础配方为黑栀子、赤茯苓、当归、白芍、黄芩、甘草,在此基础上,添加生地、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这些药物共同发挥清热利水的作用,从而让小便恢复正常通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