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血蛊症治
桃奴散
妇女腹中瘀血尚未形成硬块时,会出现面色发黄、身体发热、腹胀疼痛的症状。这多因产后或经期,风冷之邪侵入,导致血室内有瘀血停滞。若产后恶露排不出,宜用失笑散;若经期闭止、瘀血凝聚,宜用玉烛散。瘀血长期不排出,会发展成血蛊,宜用桃奴散,其成分有桃奴、雄鼠屎、延胡索、桂心、砂仁、桃仁、香附、五灵脂。
【注释】女性在产后或月经期间,若受到风冷之邪侵袭,那么血室之中必定会有瘀血停留。由于此时瘀血还未形成坚硬的结块,所以不称为症瘕。这类患者通常会面色发黄,肚脐周围及腹部胀痛,体内有热,午后发热。若是产后恶露不能顺利排出,适宜使用失笑散来调理;若是月经闭止不通,瘀血凝聚,适宜使用玉烛散来治疗。若瘀血一直不能排出,长时间蓄积,必然会发展成为血蛊,此时适宜用桃奴散进行治疗。桃奴散的药物组成包括桃奴、雄鼠屎、延胡索、桂心、砂仁、桃仁、香附、五灵脂。其中,雄鼠屎又被称为两头尖,桃奴指的是桃树上还未发育成熟且没有掉落的干桃子。
失笑散(方见首卷崩漏)。玉烛散(方见首卷汇方内)。
痃癖疝症总括
肚脐两旁若有一条筋脉疼痛,且筋脉突起如同弓弦,这便是痃病的症状。若在两肋部位出现类似病症,则叫做癖。要是疼痛牵引至小腹、腰胁,并且局部高起,就称为疝病。这三种病症,都是由于风冷之邪侵入胞宫导致的。病症往往因再次感受风冷而发作,发作时疼痛,疼痛时病症显现,不疼痛时就恢复正常。
【注释】女性肚脐的两侧,如果出现筋脉突起并且伴有疼痛,大的像手臂粗细,小的如手指般,形状类似弓弦的,这种病症被称作“痃”。如果类似的情况出现在两肋之间,就叫做“癖”。倘若小腹部位牵连腰胁处疼痛,而且局部有高起的现象,这种情况则被叫做“疝” 。这三种病症名称虽然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因为风冷之邪侵入到胞宫之中才引发的。所以它们的发作,都是因为再次遭受风冷之邪的侵袭。一旦发作就会疼痛,疼痛时病症就会显现出来,不疼痛的时候,身体就恢复到和原来一样。
痃癖症治
葱白散
妇人患有痃癖,出现腹部与肋部疼痛症状,这是风冷之邪与气血相互搏结所造成的,适宜用葱白散来温通消散。葱白散的配方是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人参、茯苓、枳壳、肉桂、厚朴、干姜、木香、青皮、莪术、三棱、茴香、神曲、麦芽、苦楝子,再与葱白、食盐一同加水煎服。若患者大便干结不畅,就去掉食盐,添加大黄;如果大便泄泻,就添加诃子。
【注释】女性患上痃癖之症,感觉到腹部与肋部疼痛,这些病症都是因为外界风冷之邪入侵人体后,与体内气血相互纠结、搏结在一起而形成的。针对这种情况,适宜采用葱白散来进行温通、消散治疗。葱白散的组成是以四物汤为基础,另外添加人参、茯苓、枳壳、肉桂、厚朴、干姜、木香、青皮、莪术、三棱、茴香、神曲、麦芽、苦楝子,同时再加入葱白和食盐,共同用水煎煮后服用。要是患者出现大便干结,难以排出的情况,就要去掉药方中的食盐,并加入大黄以通利大便;要是患者有大便泄泻的症状,就要添加诃子来涩肠止泻。
四物汤(方见首卷汇方内)。
疝病症治
当归散
妇人患疝病,会出现气机攻冲,胁腹部位刺痛的症状。这多是由于风冷、寒湿之邪侵入胞门、血室所致,所以该病症多与厥阴肝经相关,适宜用当归散治疗。当归散的药物组成有当归、川芎、鳖甲、吴茱萸、桃仁、赤芍、肉桂、槟榔、青皮、木香、大黄、蓬莪术。
【注释】女性得了疝病,常出现体内气机向上攻冲,同时胁肋和腹部有针刺般疼痛的情况。这种病症大多是因为外界的风冷、寒湿之邪侵犯了胞门以及血室。基于此,这类病症大多归属于厥阴肝经的病变范畴。治疗适宜采用当归散。当归散由当归、川芎、鳖甲、吴茱萸、桃仁、赤芍、肉桂、槟榔、青皮、木香、大黄、蓬莪术这些药材组成。
治诸积大法
身形虚弱而病情严重时,应先扶正;身形和病症都表现为实证,应赶紧祛病。对于严重的积聚病,让病邪衰减一半即可,要知道养护正气,积聚之症自然会消除。
【注释】但凡治疗各种积聚病症,应当先审视患者身形的强壮或衰弱、病势的缓慢或急迫,然后进行治疗。如果人体虚弱,那么气血就会衰弱,无法承受攻伐之法,即便病势旺盛,也应当先扶助正气,之后再治疗疾病;如果身形和病症都表现为实证,适宜先攻治疾病。经典医书说:严重的积聚病症,使其病邪衰减一半就停止治疗。这是担心过度攻伐,会损伤人体气血。罗天益说:养护正气,积聚之症自然会消除。这可以说是深得经典医书的要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