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症治
唇和口归属脾,舌归属心。口舌生疮糜烂,称作口糜,是心、脾二经蕴积热邪深重所致。口淡说明脾调和,口气臭是胃热。并非因食用五味,口内却溢出酸味,是肝热侵犯脾;溢出苦味,是心热侵犯脾;溢出甘味,是脾经自身热邪作祟;溢出辛味,是肺热侵犯脾;溢出咸味,是肾热侵犯脾。木舌是舌肿硬不痛;重舌是舌下肿形似舌;舌肿即舌头肿大。唇肿指唇肿痛且厚;唇疮指唇肿后溃裂成疮;紧茧唇指唇紧缩、小且燥裂。以上病症都与心、脾、胃经蕴热有关。若突然发作,红肿疼痛严重,多为实热,若病症日久,颜色淡、疮白,时痛时不痛,多属虚热。
【注释】口舌生疮糜烂称为口糜,是心、脾二经蕴积热邪程度深。正常人感觉口淡,所以说脾调和。口出气有臭味,表明是胃热。并非因食用酸、苦、甘、辛、咸五味,口内却溢出酸味,是肝热侵犯脾;溢出苦味,是心热影响脾;溢出甘味,是脾经自身热邪扰动;溢出辛味,是肺热影响脾;溢出咸味,是肾热影响脾。木舌指舌肿大坚硬但不痛;重舌指舌下肿得像舌头;舌肿就是舌头明显肿大。唇肿指嘴唇肿痛且增厚;唇疮指嘴唇先肿后溃裂形成疮;紧茧唇指嘴唇紧缩变小且干燥裂开。这些病症都源于心、脾、胃经蕴积热邪。若突然发作,红肿疼痛厉害,大多是实热,应使用凉膈散、栀子金花汤快速泻下热邪,病就能好。若病症持续时间长,颜色变淡、疮疡发白,有时痛有时不痛,大多属虚热,适合用清心莲子饮、知柏四物汤,在补养同时清热。若服用凉性药物长时间没治好,用七味地黄汤冷服,引导虚火回到原来位置。若还无效且病情严重,添加附子可立刻治愈。
咽喉总括
胸膈部位存在风热之邪时,会引发咽喉肿痛。若风热邪气强盛,就会生出单双乳蛾,其在会厌两侧高高肿起,形状类似乳蛾,故而得名。当热邪极其强盛时,会出现咽喉肿闭的情况,导致汤水难以咽下,说话困难,呼吸也不顺畅,这种病症被称作喉痹。倘若热邪极盛且伴有痰邪旺盛,那么痰涎就会环绕在喉间,发出声响,咽喉内外都出现肿闭,汤水无法咽下,此病症叫做缠喉风,这两种病症都属于危急病症。无论是通过服药、吹药,还是针刺的方式进行治疗,只要能够溃破并排出脓血,病症就会痊愈。如果溃破之后没有脓血排出,仍然处于肿闭状态,汤水依旧无法咽下,那么患者就会有生命危险。
【注释】当胸膈部位受到风热之邪侵袭时,会出现咽喉部位的肿痛症状。一旦风热邪气过于强盛,就会在会厌两侧生长出类似乳蛾的肿物,因为其在会厌两旁高高肿起且形似乳蛾,所以将其命名为单双乳蛾。要是热邪发展到极为强盛的程度,就会致使咽喉肿闭,进而使得患者无法顺利咽下汤水,难以清晰地言语,呼吸也变得不通畅,这种情况被定义为喉痹。要是热邪强盛的同时,痰邪也非常旺盛,那么痰涎就会在喉间环绕,发出声响,并且咽喉内部与外部都会出现肿闭的现象,导致汤水无法下咽,这样的病症被叫做缠喉风,这两种病症都属于病情危急的病症。在治疗过程中,不管是采用服药的方法,还是运用吹药于患处的方式,亦或是通过针刺放血等手段,只要能够使患处溃破并排出脓血,患者的病症就会逐渐痊愈。然而,如果经过治疗溃破之后,并没有脓血排出,患处依旧处于肿闭状态,患者还是无法咽下汤水,那么就预示着患者的病情极其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
如意胜金锭 雄黄解毒丸
咽喉疼痛时,初期宜用消毒凉膈散。若患上单双乳蛾,针刺放血可痊愈。喉痹与缠喉风,可服如意胜金锭。痰热严重的紧急情况,要用雄黄解毒丸。若患者昏迷、牙关紧闭,汤药无法咽下,就从鼻子吹灌药物以通过喉关。待患者呕吐、泻下之后,再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如果咽喉溃烂,敷上珍珠散就能康复。
【注释】咽喉刚开始肿痛,适宜使用消毒凉膈散,该方由防风、荆芥、牛蒡子、栀子、连翘、薄荷、黄芩、甘草、大黄、芒硝组成。对于单双乳蛾,针刺少商穴放血治疗,肿物在左边就刺左手少商穴,在右边就刺右手少商穴,两边都有就在两边刺。喉痹或缠喉风,在病情还不严重,或者症状类似伤寒时,宜服用如意胜金锭。此药将硫黄、川芎、腊茶、火硝、薄荷、生川乌、生地黄等药物等份研成粉末,用葱自然汁调和制成重一钱的锭剂,用薄荷汤磨化后服用,病情严重的人可连续服用三次。要是痰涎过多,咽喉内外肿闭,汤水难以咽下,病情危急,宜用雄黄解毒丸。此丸制备方法为:把雄黄水飞,郁金研成细末,各取二钱半,选十四粒肥白的巴豆仁,稍微去除油脂至能成散的程度,混合均匀,用醋糊制成绿豆大小的药丸,用茶清送服七丸,服药后大小便通畅且能吐痰,病症就会痊愈。若患者昏迷、牙关紧闭,汤药无法咽下,就用醋化开十丸药,按照中风病治疗方法,将药吸入鼻内,促使患者呕吐、泻下,之后再根据具体症状调理治疗。如果病症好转但咽喉溃烂,敷上珍珠散就能康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