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顺气散
八味顺气虚气中,标本兼施邪正安,参苓术草扶元气,乌芷青陈利气痰。
【注释】“虚气中”指的是身形与正气皆虚弱的人所出现的中气病症。针对这种情况,适宜使用能够标本兼治、使邪气与正气相互调和安稳的方剂。
瓜蒂散 姜盐汤
食中过饱感寒风,或因怒恼塞胸中,忽然昏厥肢不举,瓜蒂姜盐探吐平。
【注释】瓜蒂散,适用于体内挟带痰邪的情况。姜汤,适用于体内挟寒的患者。盐汤,则是给饮食过量之人使用。探吐的操作方法为:制作上述汤液数盅,让患者饮用一盅,随即用手指刺激咽喉进行催吐,如果不吐就再让患者饮用汤液并再次催吐,以吐得畅快为标准,如此病症可立即痊愈。
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疗寒中,腹痛拘急噤牙关,有汗身寒或吐泻,附子参术草姜干,无汗身寒加麻细,阴毒川乌用生煎,呕吐丁香吴萸入,脉微欲绝倍参添。
【注释】寒中这种病症,表现出来就是腹痛等一系列症状,适合用附子理中汤来治疗。要是患者没有出汗的症状,就在方中加入麻黄和细辛;若属于阴毒之症,就添加生川乌;出现呕吐症状的,加用丁香和吴茱萸;如果脉象微弱到几乎摸不到,就要大量加倍使用人参。阴毒,是寒邪极其严重的一种情况,详细内容在《伤寒心法》中有记载。
凉膈散
凉膈火中神昏冒,栀翘芩薄草硝黄,兼治一切胸膈热,便燥谵妄与斑狂。
【注释】“火中”的病症,即刘完素所说的,人若七情过度,导致喜、怒、忧、思、恐这五志所化生的火在体内发作,就会使人突然昏倒、神志不清,筋骨无法正常活动。
香薷饮 藿香正气散 辰砂益元散 熨脐法 苍术白虎汤 人参白虎汤
暑中须分阴与阳,阴邪无汗似寒伤,壮热心烦或呕泻,香薷扁朴二香汤,更兼昏愦蒸蒸汗,面垢喘渴证为阳,不省熨脐灌蒜水,益元苍参白虎汤。
【注释】“阴邪无汗似寒伤”,指的是暑天感受阴邪,症状类似伤寒,有头痛、身体疼痛、怕冷且无汗的表现,同时还伴有高热、心烦,或者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这是因为在暑天贪凉纳爽,导致寒邪在表,暑邪在里,适宜用香薷饮治疗。二香汤,是香薷饮与藿香正气饮合方,详细内容在霍乱相关篇章中有记载。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并且还伴有精神昏沉、不断自汗、面部垢腻、气喘口渴,这就是暑天感受阳邪。多因在烈日下长途跋涉,导致体内体外皆热。刚中暑时昏沉不省人事的,应赶紧用温热的物品热敷肚脐,将蒜汁与水混合后灌服,患者就能苏醒,接着用辰砂益元散。正气充实的人,选用苍术白虎汤;正气虚弱的人,选用人参白虎汤,根据情况选择使用即可。
渗湿汤
渗湿湿中内昏冒,震亨湿热热生痰,厚味醇酒生冷水,胃苓香附抚砂连。
【注释】“湿中内”指的是湿邪从体内滋生引发的病症,也就是朱震亨所说的,湿热之邪滋生痰浊,从而导致人出现昏沉冒眩的症状。这种病症是由于过度食用肥厚味美的食物、饮用醇厚的酒以及生冷之物所导致。渗湿汤是在胃苓汤的基础上,加用香附、抚芎、砂仁、黄连组成。
除湿汤
除湿阴雨湿蒸雾,卧湿涉水瘴山岚,头身重痛便溏肿,羌藁升柴防术煎。
【注释】除湿汤由羌活、藁本、升麻、柴胡、防风、苍术组成,用于治疗因外界湿气侵袭人体而引发的病症。这类病症多在天气阴雨连绵、雨后湿气蒸腾、清晨雾气露水浓重之时,或者长期卧于潮湿之地、长途跋涉趟水过河、身处瘴气山林环境中所得。其症状表现为头部与身体沉重疼痛,严重时会出现昏沉冒眩,伴有大便溏薄泄泻,皮肤出现浮肿。
调气平胃散
调气平胃疗恶中,庙冢忤恶卒然昏,面黑错忘苏合主,次以木香平胃匀。
【注释】“苏合主”意思是对于中恶这种病症,主要使用苏合香丸来治疗。“次以木香平胃匀”指接下来用由治疗中气的木香调气散的方剂,与平胃散的药物组合起来进行调理。
伤风总括
伤风病变在肺,咳嗽声音沉重,伴有鼻塞、打喷嚏,流出清涕。鼻渊是脑部有热,不会打喷嚏,流出的是浊涕,若病情持久产生秽气,时间一长必然会出现鼻出血。
【注释】伤风之症与肺相关,所以会打喷嚏。鼻渊之症,病在脑部,所以不打喷嚏。伤风由风寒之邪侵袭引起,所以鼻涕清稀;鼻渊由热邪导致,所以鼻涕浑浊。鼻渊患病时间久了可能出现秽气,表明热邪深重,所以会出现鼻出血。
川芎茶调散
参苏饮治虚伤风,实者茶调及头疼,芎芷薄草羌茶细,荆防痰半热膏清。
【注释】参苏饮的方剂,记载于咳嗽相关篇章,用于治疗体质气虚者所患的伤风病症。倘若患者体质气实,就使用川芎茶调散,该方由川芎、白芷、薄荷、甘草、羌活、茶叶、细辛、荆芥、防风组成,伤风且伴有头痛症状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若患者有痰,可添加半夏以清除痰液;若有热象,添加石膏来清热即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