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黄疸病症,只要通利小便即可。假如脉象浮,就应当用发汗的方法解表,适宜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
【注释】各种黄疸病症,指的是所有黄疸类疾病。黄疸病如果没有明显的表证或里证,热邪旺盛而口渴的,应当清热;湿邪旺盛导致小便不利的,只要通利小便就行。假如脉象浮,就表明病在表,应当用发汗的方法解表,适宜用桂枝加黄芪汤。由此推断,可知脉象沉表明病在里,应当用攻下之法来解除病症。
【集注】高世栻说:通利小便,是治疗黄疸病的基本方法,所以说各种黄疸病症,只要通利小便。然而也有适宜发汗的情况,所以又说:假如脉象浮表示病在表,应当用发汗的方法解表。发汗解表的方剂,适宜用桂枝加黄芪汤,用桂枝汤来解肌发表,肌表得解那么汗自然就会出,加黄芪来增强肌表功能,肌表调和那么营卫之气也就通畅了。
桂枝加黄芪汤方(见水气病篇章中。)
老师说:患黄疸病,出现发热、烦躁、气喘,胸部胀满、口燥的症状,这是因为疾病发作时,用火法强迫发汗,导致体内原有之热与火邪之热相互搏结。要知道黄疸病的成因,是感受湿邪,会出现全身发热并且发黄,腹部发热,表明热在里,应当用攻下之法治疗。
【注释】这是详细阐述黄疸病误用强迫发汗的火法后所引发的病变。患黄疸病,是因为体内有湿热。现在湿邪在内泛滥,就会出现胸部胀满、烦躁气喘;热邪在内泛滥,就会出现发热、口燥。如果疾病发作时,又用火法强迫发汗,就会造成两种热邪相互结合。因为黄疸病的根源是感受湿邪,那么全身必然都会发热,进而身体和面部就会发黄。现在因为误用强迫发汗的火法而导致发黄,即便有表热,也不应当再发汗。只要触摸患者腹部感觉发热,就说明热在里,应当用攻下之法来清除体内的热邪。
【集注】程林说:湿邪在内泛滥,就会烦躁气喘、胸部胀满;热邪在内泛滥,就会发热、口燥;又用火法强迫发汗,反而导致两种热邪相互搏结。却不知道黄疸病,必定是湿热瘀滞在脾土之中,所以全身发热并且发黄,这正表明用火法强迫发汗是错误的。如果腹部有热,那么热在腹内,可以用攻下之法来去除湿热。
黄疸病,若出现腹部胀满,小便不通畅且颜色红赤,自汗出,这表明表气调和而里有实邪,应当攻下实邪,适宜用大黄硝石汤。
【注释】这是承接上一条,进一步详细说明症状,以明确治疗方法。腹部胀满、小便不通畅且颜色红赤,表明热邪在里,患者自汗出,这就说明表气调和而里有实邪,适宜用大黄硝石汤攻下实邪。
大黄硝石汤方
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
以上四味药,加入六升水,煮取二升,去掉药渣,放入硝石再煮,煮取一升,一次性服下。
【集注】李彣说:腹部胀满、小便不通畅且颜色红赤,是里有病邪。自汗出,表明表气调和。里有病邪,是湿热在体内过盛,用栀子清除上焦湿热,大黄泻下中焦湿热,黄柏清除下焦湿热,硝石在苦寒泻热的同时,还有燥烈发散的作用,能使药力无处不到,从而使湿热全部消散。
黄疸病,用茵陈五苓散治疗。
【按语】“黄疸病”之下,应当有“小便不利者”这五个字,这样茵陈五苓散方的使用才有针对性,肯定是传抄时遗漏了。
【注释】黄疸病,脉象沉、腹部胀满,病在里的,用大黄硝石汤攻下;脉象浮、无汗,病在表的,用桂枝加黄芪汤发汗;小便不通畅的,病既不在表也不在里,所以用茵陈五苓散治疗。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篇中)
将以上两味药混合,饭前用温水送服一方寸匕,一日服三次。
【集解】尤怡说:这正是治疗湿热导致黄疸病的方法,茵陈散发郁积的热邪,五苓散渗利郁积的湿邪。
黄疸病,若小便颜色不变(不黄),想要自行下利,腹部胀满且气喘,此时不可使用清热之法,若清热必然会导致干呕,出现干呕症状的,用小半夏汤治疗。
【注释】黄疸病小便颜色应当红赤,现在不红赤而色白,并且想要自行下利,虽然腹部胀满且气喘,但这是湿邪过盛而无热邪,属于阴黄证。千万不可清热,如果用寒凉药物攻下清热,那么胃必然因寒而出现干呕。出现干呕症状,就用小半夏汤来治疗,以降逆止呕。
【集注】李彣说:小便颜色不变,想要自行下利,可知里无实邪,腹部胀满且气喘,是脾气虚弱而肺气不利罢了!用苦寒药物攻下清热,就会使胃寒而虚气上逆,所以会干呕,适宜用小半夏汤降逆止呕。
高世栻说:小便颜色不变,不是红赤,想要自行下利,并非真正下利。如果腹部胀满且气喘,虽然看似里实,但不可用寒凉药剂清热,像大黄硝石汤就不能用。如果用寒凉药剂清热,就必然会干呕,呃逆,就是干呕。半夏、生姜辛温散寒,所以出现干呕症状,应当用小半夏汤治疗。
小半夏汤方(见痰饮篇章中。)
黄疸病,应以十八天为一个疗程期限,治疗十天以上病情应当好转,如果反而加重,就难以治疗。
【注释】黄疸病与脾相关,脾属土,土没有固定方位,在四季之末各寄旺十八天。以十八天为期限,是因为这是土气旺盛的日子,所以治疗十天以上病情应当好转,而且不会超过十八天。如果超过十八天病情没有好转反而加重,那么表明脾气已经衰弱。所以说:难以治疗。
【集注】高世栻说:十八天,是脾土在四季中寄旺的期限,十是土的成数,黄疸病在于脾土,所以应当以十八天为期限。然而治疗应当趁早,所以治疗十天以上就应当好转。到十天以上病情没有好转,黄疸病反而加重的,这就叫做难治,是说脾气虚弱衰败难以治疗。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