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注】魏荔彤说:气虚严重,加黄芪;津液干枯严重,加人参,用来治疗虚劳里急,这里说的里急并非单指里急这一症状,而是指虚劳各种虚损不足导致的腹痛。所以将这个方剂命名为建中,正是为了扶持中焦之气,使阴阳之气逐渐生成,通达于营卫,散布到肢体各处。
尤怡说:里虚而脉象急迫,腹中应当有牵引作痛的感觉。各种虚损不足,是说阴阳各个方面都不足,进而眩晕、心悸、气喘、遗精、失血等症状相继出现。急迫的症状要用甘味药来缓和,虚损不足的症状要用温药来补养,而充实虚损、填补亏虚,黄芪尤其有突出作用。
黄芪建中汤方剂:
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入黄芪一两半,其余依照上面的方法。如果气短胸满,加生姜;如果腹满,去掉大枣加茯苓一两半;如果治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虚劳出现腰痛,少腹拘急不舒,小便不利的症状,用八味肾气丸治疗。
【注释】虚劳的人,腰痛是因为肾气虚而气血不畅。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是因为膀胱气虚不能气化。用八味肾气丸来温补下焦。肾与膀胱表里之气充足,那么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的症状,没有不痊愈的。
【集注】程林说:腰是肾的外在表现部位,肾虚就会腰痛,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如果得不到三焦的阳气来通利水道,就会小便不利且少腹拘急。用这个方剂来补益肾间之气,气强盛了,大小便就通畅,少腹拘急的症状也就痊愈了。
尤怡说:虚劳的人,损伤了少阴肾的元气,所以会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用八味肾气丸,既能补阴虚以化生阳气,又能助阳虚以化气行水,是补下治下的良方。
八味肾气丸方剂(见妇人杂病篇中)
虚劳导致虚烦,无法入眠,用酸枣汤治疗。
【注释】因为虚劳而心烦,这就是虚烦。因为虚烦而不能入睡,这就是虚烦不得眠。所以用酸枣仁汤主治,专门治疗虚烦,烦扰去除就能入睡了!
【集注】李彣说:虚烦不能入睡,是因为血虚产生内热,阴气不能收敛。《内经》说:气运行在阳分,阳气充盛,不能进入阴分,阴气虚,所以眼睛不能闭合。酸枣汤能滋养血虚并收敛阴气。
酸枣汤方剂: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芎?(二两)
以上五味药,用八升水煮酸枣仁,煮至剩下六升,加入其他药物,再煮至剩下三升,分三次温服。
五劳导致极度虚弱,身体消瘦,腹部胀满,不能进食,饮食损伤、忧愁损伤、饮酒损伤、房室损伤、饥饿损伤、劳累损伤,经络和营卫之气受损,体内有干血,肌肤像鱼鳞一样粗糙干裂,两目晦暗发黑,应缓消瘀血、补益虚损,用大黄?虫丸治疗。
【按语】“缓中补虚”四个字,应当在“不能饮食”的下面,肯定是传抄时的错误。
【注释】五劳所造成的损伤,时间久了会让人极度虚弱消瘦,腹中虚满,不能进食,适宜缓消瘀血、补益虚损,就像前面的建中等方剂那样。推究造成损伤的原因,不只是过度劳累损伤正气,房室过度损伤肾精,即饮食损伤胃,饥饿过度损伤脾,口渴过度损伤肾,忧思过度损伤心,疲惫过度损伤肝,说话过多损伤肺,都会让人经络和营卫之气受损。因此,劳热煎熬,体内产生干血,所以肌肤不滋润,像鳞片一样粗糙干裂。两目得不到滋养,晦暗发黑视物不清。像这样干血的病症,不是缓消瘀血、补益虚损的方剂所能治疗的,所以用大黄?虫丸主治,攻下瘀血、清除热邪,使瘀血积聚去除,虚劳就能恢复。
【集注】程林说:这一条专门针对体内有干血而言。人有时因为七情,有时因为饮食,有时因为房劳,都会使正气内伤,血脉凝结积聚,导致干血积存在体内,而瘦弱之态表现在外。瘀血积聚就不能濡养肌肤,所以肌肤粗糙如鱼鳞;不能滋养眼睛,所以两目晦暗发黑,用大黄?虫丸来攻下干血,那么邪气去除,正气就旺盛了,并非大黄?虫丸能缓消瘀血、补益虚损。
尤怡说:体内有干血不除去,恰好会留住新血且使血液渗灌不周到,所以去除干血不能不趁早。这个方剂用滋润的药物来濡润干涸,用虫类药物来搅动瘀血,用通利的药物来去除闭阻,并用地黄、芍药、甘草调和滋养虚损,攻下瘀血的同时仍然滋养血液。
大黄?虫汤方剂:
大黄(十分,蒸熟)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一百枚) ?虫(半升) 蛴螬(一升) 干地黄(十两)
以上十二味药,研成粉末,用炼蜜制成药丸,如小豆般大小,用酒送服五丸,一天服三次。
虚劳各种虚损不足,又感受风邪引发多种疾病,用薯蓣丸治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