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琥说:下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能入眠,怎么知道不是少阳、阳明经的病症呢?然而少阳、阳明经若出现这些症状,属于里实,脉象必定弦大而长,这个病的脉象必定微细,所以知道无疑是少阴经的病症。
林澜说:下利表明邪气都并于下部了,为什么还会呕吐而且咳嗽呢?大概到了六七天,口渴、心烦不眠,说明传变而来的热邪向上侵犯的情况又很严重,口渴就必然会大量饮水,饮水过多就必然会停水,这样邪热既不能解除,水饮停蓄的病症又发作了。热邪传变下陷导致的下利,不能与阴寒所致的吐利同时发作的情况相提并论。呕吐且口渴,一般来说先呕吐后口渴,是邪气将要解除,先口渴后呕吐,大多是水饮停蓄,何况还有水寒射肺导致咳嗽的情况可以一并考察呢?由此可知,体内必定挟有水饮。
沈明宗说:黄连阿胶汤证的心烦不能入眠,与这一条颇为相似但治疗方法不同,为什么呢?因为这一条是少阴风热之邪转入阳明导致下利,所以用猪苓汤疏导水邪,使其从膀胱排出,以急救胃中津液为主;黄连阿胶汤证的心烦不能入眠且没有下利,是肾水枯少,所以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以急救肾阴为主。
魏荔彤说:咳嗽但咽喉不痛,口渴但口不干燥,就知道邪气虽然是传经而入的热邪,但因为有水饮相混合,所以热势不能过于肆虐。其猛烈程度虽然向上冲逆导致咳嗽、呕吐,但不至于咽痛,阻隔正常津液导致口渴,但不至于干燥,再加上心烦不能入眠,在少阴病只想睡觉的阴证中出现阳证,难道不是传经的热邪兼有水湿吗?之所以不发黄,是因为少阴病本来就有下利,湿邪不能停留,热邪不能蓄积的缘故。由此看来,热邪兼有水饮的情况就很明显了。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