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解】对于痞证这种本为虚邪导致的病症,却使用大黄、黄连这样的药物,怎能不引起后人的疑惑呢?然而仲景让人产生疑惑的地方,恰恰也是让人理解其精妙之处的关键。只因后人没有仔细研读,未掌握正确的方法,竟然采用常规煎煮的方式服用,这就与仲景的原意大相径庭了。看他用如麻般滚沸的开水浸泡大黄、黄连,稍等片刻就绞榨去掉药渣,这样仅仅获取了药物无形的气,而不注重其有形的味道,这是取其气味都比较淡薄的特点,不会导致严重的泻下。虽说此方剂是用于治疗痞症,但用药的精妙之处,实在难以想象。
脉呈现浮紧之象,本应解表,却反而用攻下之法,使得紧脉所主之邪反而入里,进而形成痞证。此时用手按压痞的部位,感觉柔软,这仅仅是气机阻滞不畅所导致的痞塞而已 。
【注释】伤寒病脉象浮紧,不发汗就误用攻下之法,原本浮紧的脉象就会变为沉紧,这是寒邪内陷导致形成痞证的脉象表现。按触痞处感觉柔软,意思是不坚硬、不疼痛,只是气机痞塞不畅快而已。这是甘草泻心汤的适应证。
【集注】程应旄说:误下导致形成痞症,错误既在于对病症的判断,更在于对脉象的误判,那么救治的方法,仍然应当综合依据脉象与病症来确定治疗方案。紧脉反而入里,即浮紧的脉象变为沉紧,表明表邪内陷而不能消散,只能郁积在胃脘部,所以形成痞证。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