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芝庆说:太阳经受病,按顺序传至厥阴为传经结束。各经受病,到七日以上自愈的,是因为邪气在六经的传行已经结束。如今有从太阳经再次传经的说法,如果真的传遍六经,从厥阴再传至太阳,太阳再传至阳明,那么为什么不在厥阴还未传至太阳之前,预先针刺太阳经;而一定要等到传至阳明,然后才针刺阳明经呢!由此可知,三阴经从没有再传至太阳经的病症,只是转归到阳明经罢了。
风家,即患太阳中风的人,若表证已解但仍感觉不清爽,十二日可痊愈。
【注释】“风家”指的是患太阳中风的患者。“表解”是说用桂枝汤后病症已经解除。“不了了”意思是不清楚、不爽快。也就是说,用桂枝汤后表证已解,但仍感觉不清爽,这是因为在经的余邪尚未尽除。到十二日经气循环一周,余邪散尽,自然就会痊愈。
【集注】魏荔彤说:此条是说明太阳中风病愈后,风邪留滞的病症,应当听任其自愈。
患太阳病,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症状的,用桂枝汤主治(此为重出衍文)。桂枝汤本是解肌之剂,用于治疗中风表虚症。若患者脉象浮紧,发热且无汗,不可使用桂枝汤,一定要牢记这一点,切勿用错。
【注释】桂枝汤原本是解肌,治疗中风表虚症的药物。如果患者脉象浮紧,发热且无汗,这是伤寒表实证,不可以用桂枝汤。应当牢记这是麻黄汤的适应证,切不可误将桂枝汤用于此证。
【集注】程应旄说:可不可用桂枝汤,差别就在毫厘疑似之间,失误大多发生在仓促之间。必须常常将营卫的区别之处,两两相互对照,使阴阳不悖逆,虚实清晰明了。不因为桂枝汤误治脉象浮紧、无汗的伤寒,自然也就不会因为麻黄汤误治脉象浮缓、自汗的中风了。
若好酒之人患病,不可用桂枝汤,服用后会呕吐,因为好酒之人不喜欢甘甜之味。
【注释】“酒客”指的是喜好饮酒之人。“酒客病”指的是饮酒过量而患病。其病症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呕吐,这是湿热熏蒸导致的,并非风邪所致。若误用桂枝汤,服用后就会呕吐,因为好酒之人不喜欢甘甜之味。
【集注】成无己说:好酒之人内热,喜欢辛辣而厌恶甘甜。桂枝汤味甘,酒客服用后,会导致中焦烦闷而呕吐。
凡是服用桂枝汤后呕吐的人,之后必定会呕吐脓血。
【注释】凡是好酒之人服用桂枝汤后呕吐,是因为桂枝汤辛甘之品,能助长内热,引发涌吐。如果这个人平素内热就盛,服用桂枝汤后又没有及时呕吐出来,就会更加助长内热,所以之后必定会呕吐脓血。然而也有不呕吐脓血的,这是因为所受的伤害较轻,内热也不严重。
【集注】刘宏璧说:桂枝气味很淡薄,好酒之人不可用,这只是举一个例子以类推其他情况。平庸的医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每当遇到内热强盛的人,只是去掉桂枝,对于其他甘辛极热的药物,却毫无顾忌地使用,仲景哪里能想到后人如此愚钝呢!就像产后不宜用寒凉药物,所以举一个味酸微寒的白芍以示警戒,现在的人只知道去掉白芍,对于三黄等寒凉药物,反而肆意使用毫无忌讳。却不知道圣人的一句话,包含着无穷的道理,味淡薄的药物尚且不可用,味厚重的药物就可想而知了;微寒的药物既然应当禁忌,大寒的药物就更应当警戒。世俗之人不能举一反三,只是行事鲁莽草率,由此可见,上古的医书如果不精心详细地品味揣摩,怎么能有所收获呢!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