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德国客户后,刘好仃回到会议室,发现团队成员已经围在桌边,兴奋地翻看着刚刚签署的协议。
“刘哥,这可是咱们第一份国际正式协议!”小张激动地说。
“没错。”刘好仃坐下,喝了口茶,“但这只是第一步。”
“下一步呢?”林琳问。
“下一步,”刘好仃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的计划表,“我们要确保每一条承诺都能兑现,尤其是那个40天的交货周期。”
“设备那边我已经联系了老张,他会帮我们优化切割模块。”阿辉插话。
“很好。”刘好仃点头,“另外,CE认证的事也不能拖,下周必须完成初审。”
“还有那个印尼客户,他们今天又发来邮件,说想再谈一下付款方式。”林琳补充道。
“那就再谈。”刘好仃笑了笑,“让他们知道,我们愿意合作,但也得讲规矩。”
夜色渐深,窗外的城市灯火一片璀璨。
刘好仃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厂房轮廓,思绪却已飞到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上。
“这才刚开始呢。”他轻声说道。
第二天一早,阳光透过窗帘洒进会议室,照在那本被反复翻阅的手册上。
手册封面已经被磨得有些毛边,但里面的内容依旧清晰可见。
刘好仃拿起它,轻轻合上,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第三天一早,会议室比前一天更热闹了。德国客户一行三人再次出现,这次来的是一位项目负责人、一名技术顾问,还有一个看起来像是法务的人。
“刘先生,我们带来了正式的合作草案。”项目负责人将文件推了过来,“请过目。”
刘好仃接过合同,迅速翻了几页,果然看到了一个新条款:质量保证金比例提高到了5%。
他抬头看了看对方的表情,不动声色地合上文件:“这份草案我们会认真研究,请允许我们半小时后再给出反馈。”
客户点头离开后,刘好仃立刻拨通了公司法务的电话,把条款内容简单描述了一遍。
“这个比例有点高。”法务听完后说道,“建议控制在2%以内。”
“我也这么想。”刘好仃顿了顿,“但别一口否掉,先做个折中方案。”
半小时后,双方重新入座。刘好仃提出了修改建议:“我们可以接受3%的质量保证金,但希望将质保期从两年缩短为一年半。”
德国客户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由项目负责人点头:“我们可以接受。”
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签字环节到来时,大家都站了起来。钢笔落在纸上的那一刻,仿佛连空气都轻快了几分。
签完字后,客户代表突然指着协议末尾一页:“这里有个空栏,你们打算怎么填?”
刘好仃看了一眼,笑着说:“这是我们预留的补充附件编号位。等后续技术对接确定后,会补上。”
对方笑了笑,没再多问。
送走德国客户后,刘好仃回到会议室,发现印尼那组人已经在等了。
“刘先生,”戴金链子的男人一上来就伸出手,“我们决定下了首批订单。”
刘好仃握住他的手:“太好了,感谢信任。”
“不过,”那人顿了顿,“我们希望交货周期能压缩到40天。”
刘好仃心中一动。昨天谈判时,他刚提出40天的方案,没想到对方今天就接受了。
“没问题。”他说,“我们会优先安排生产,确保按时交付。”
签完字,客户又提了一句:“顺便说一句,我们下周要去越南考察另一家供应商,你们有什么推荐吗?”
刘好仃怔了一下,随即笑着摇头:“不熟,但我相信我们的产品会让你们满意。”
客户走了之后,林琳凑过来:“你刚才是不是拍了他日程表的照片?”
刘好仃没否认:“我只是想确认,我们是不是唯一的选项。”
“那你打算怎么办?”她问。
“没什么特别的。”刘好仃喝了口茶,“只是提醒自己,竞争才刚刚开始。”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映在那份刚刚签署的合作协议上,泛着淡淡的金色光泽。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