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厂仓库的高窗斜照进来,落在一排排整齐的货架上。刘好仃站在机房门口,手里端着一杯刚泡好的浓茶,眼神却盯着屏幕上的库存数据表。
“昨天刚培训完,今天就得看成果了。”他咕哝了一句,一口灌下大半杯热茶,烫得舌头都麻了。
系统已经正式上线运行,GD-BMIS的界面在屏幕上跳动着,像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时不时卡一下,但总体还算稳当。刘好仃调出“库存总览”页面,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小张!”他在走廊里喊了一声,“来一趟机房。”
不一会儿,技术员小张拎着笔记本冲了进来,头发还有点乱,估计是刚从床上爬起来的。
“刘哥,这么早啊?”
“系统跑了一夜,数据都归集好了吗?”刘好仃没理会他的抱怨,直接切入正题。
小张一边点开后台程序,一边解释:“昨晚凌晨三点自动同步过一次,现在数据都是最新的。不过……有几个物料的数据看起来有点奇怪。”
“哦?”刘好仃眉头一挑,“说说看。”
“比如‘玻璃原片’这个类别,系统显示库存数量比昨天清点的实际数多了十五箱。”
“多?”刘好仃皱起眉,“咱们这仓库可从来不缺货,倒是常有东西莫名其妙少了。”
“我也觉得不对劲。”小张指着屏幕,“而且这不是第一次了,前天也有类似情况,只是当时以为是盘点误差。”
刘好仃沉默了几秒,忽然转身拿起对讲机:“老张,你那边再清点一遍A区货架上的玻璃原片,记得拍照留证。”
“收到。”
几分钟后,老张发来一张现场照片。照片中,A区第三排货架上的玻璃原片整整齐齐码放着,标签清晰可见。
“确实是十五箱。”老张在电话那头确认道。
“系统显示的是三十箱。”刘好仃低声重复了一遍,“也就是说,账上有,实物没有。”
小张听得头皮一阵发麻:“这是不是意味着……有人偷偷把货挪走了?”
“别急。”刘好仃摆摆手,“先看看其他物料有没有问题。”
他们继续翻查系统数据,果然发现了更多异常:一种常用的防裂剂库存也比实际多了两箱;而另一种辅料则少了一箱,连采购记录都没有更新。
“这事儿有点意思。”刘好仃眯起眼睛,“看来咱们的库存系统刚上线,就给我们提了个醒。”
下午两点,仓库B区东南角第二层货架前,刘好仃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清单,对照着手持扫描仪上的数据。
“小陈,这箱进口辅材是你登记的吗?”他抬头问旁边的仓管员。
小陈挠了挠头:“我这几天都没碰过B区的货,应该是之前入库的。”
“可系统里没有这条记录。”刘好仃指了指扫描仪上的提示,“它说这箱货不在数据库里。”
小陈愣了一下:“不可能吧?我们每次入库都会扫码登记的。”
刘好仃没说话,伸手轻轻揭开箱子一角的封条。里面是一整箱透明塑料瓶,每瓶大约五百毫升,标签上的外文字母模糊不清,像是被水泡过又晾干了。
“这得找采购那边确认。”他说着掏出手机拍了张照,“先锁进暂存区,等会儿开会再说。”
小陈点点头,脸上有些不安:“刘哥,这事会不会……挺严重的?”
“现在还不好说。”刘好仃站起身,拍拍裤子上的灰,“但我得弄清楚,为什么这些东西能绕过系统。”
会议室里,气氛略显凝重。生产、采购、仓储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围坐在长桌两侧,手里都拿着打印出来的库存对比表。
“各位,今天的会议时间不会太长。”刘好仃站在投影幕布前,语气平静但不容置疑,“但我们得解决一个问题——我们的库存数据,出现了偏差。”
他点开PPT,第一张幻灯片就是系统截图和仓库实拍图并列展示,玻璃原片的数量差异一目了然。
“这不是一次性的误差。”他继续说道,“而是连续几天出现的问题。说明不是偶然,而是流程中存在漏洞。”
几个负责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有人已经开始低头翻资料。
“我们先看责任归属。”刘好仃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上面是一张采购单的照片,签收人那一栏字迹潦草,像是匆忙间写的,甚至有点像代签。
“这张单子是谁负责签收的?”他看向采购代表。
那位采购主管迟疑了一下:“我记得那天我在出差,应该是让助理代签的。”
“那这位助理有没有后续补录系统?”刘好仃追问。
“应该……有的吧?”对方声音越来越小。
“系统里没有这条记录。”刘好仃敲了敲投影幕布,“也就是说,货物进了仓库,但没人录入系统。这就造成了账实不符。”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我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刘好仃环视一圈,“我是想让大家明白,这套系统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给你们添麻烦。它是为了让整个流程更透明、更高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