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们的产品,是真的火了。”
阳光透过高高的玻璃窗洒进车间,空气中浮着细碎的粉尘,在光线里像金粉一样闪闪发亮。
刘好仃站在讲台上,面前摆着一排排整齐的椅子。二十名新来的工人坐在下面,有的紧张,有的茫然,还有的满脸写着“我就来混日子”的表情。
“各位。”刘好仃清了清嗓子,“我是刘师傅,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会教你们怎么把一块普通的玻璃,变成能让客户满意的产品。”
底下有人轻笑:“玻璃不就是玻璃吗?还能变魔术?”
刘好仃没生气,反而笑着点头:“说得没错,玻璃确实不会变魔术。但它会‘听话’,只要你懂得它的脾气。”
他拿起一块玻璃板,举起来给大家看:“你们看这块玻璃,它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其实有自己的‘性格’。它怕冷、怕热、怕震动,也怕你心急。”
“比如切割的时候,你以为快一点就能早点完工,结果玻璃可能就在你手上裂开。因为它不喜欢你太着急。”
“所以,第一个原则是什么?”
没人回答。
刘好仃也不催,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
终于,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小声说:“慢一点?”
“对,慢一点。”刘好仃竖起大拇指,“玻璃记得你手上的温度。你温柔待它,它才愿意配合你。”
这句话一出,原本有些懒散的气氛变得安静了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刘好仃开始正式授课。他把复杂的术语全都换成生活里的比喻。比如讲“热胀冷缩”原理时,他说:“就像你们夏天穿衣服,热了就脱一件,冷了就加一件,玻璃也是一样。”
讲“冷却液的作用”时,他说:“就像炒菜不能一直大火,火候太大容易糊锅底,玻璃也一样,不冷却就容易炸裂。”
他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大家轮流用不同的力度去压一张纸,感受力道的变化。然后让他们把这个感觉代入到实际操作中。
“三分力七分准。”这是他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
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工人在练习切割时不小心打碎了样板。他脸色瞬间变了,手都在抖。
刘好仃走过去,捡起碎片看了看,点了点头:“嗯,不错,至少没伤到手。”
然后他拍拍那人的肩膀:“慢一点,玻璃记得你手上的温度。”
那人愣了一下,然后默默点头,重新拿了一块样板继续练习。
培训进行到第十天,刘好仃决定搞一次模拟流水线考核。他设定了每块玻璃必须在8分钟内完成,并且质量达标。
第一组上来,超时不说,玻璃还崩角了。
第二组更惨,直接在中途卡壳,差点引发机器报警。
刘好仃没骂人,只让他们停下,自己亲自示范了一遍。他一边做一边讲解:“这里留一分钟给突发情况,这里留半分钟调整状态,剩下的时间刚好够你稳稳当当地做完。”
然后他调整了流程顺序,把最耗时的步骤提前,让大家有更多时间修正错误。
他还引入了“三步检查法”:自检、互检、终检。每一关都要确认没问题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别怕麻烦,麻烦一次,省得后面返工十次。”
这话成了培训课上的经典语录。
有一次,一个原本态度消极的工人主动留下来加练。刘好仃看见了,也没说什么,只是递给他一副新的手套。
“想把活干明白的人,我从不会嫌烦。”他说。
那人接过手套,眼里闪过一丝光。
培训进入第三周,工人们的进步肉眼可见。次品率降到了1.5%,平均操作时间也缩短到了7分40秒。
刘好仃拿着最新的数据表,站在车间门口看了一会儿,嘴角微微扬起。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但他也知道,只要方向对了,再远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完。
这时,小李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喊:“刘哥,厂长说想看看培训成果,下周安排一次现场演示!”
刘好仃点点头,把数据表折好塞进口袋。
“行啊,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手艺。”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