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常遇春辞去后,马皇后问朱元璋:“重八,此次小孤雏灭倭之战,欲以何赏赐?”
朱元璋答曰:“无赏赐。”
马皇后道:“此乃灭国之功,缘何不予赏赐?莫非要令小孤雏寒心?”
朱元璋道:“小孤雏已居国公之位,又晋为驸马,汝欲吾赏其何物?难道封王乎?”
马皇后叹道:“唉,汝若不封他,亦可封其子女嘛。”
元璋曰:“亦非不可,然小孤雏此次于倭国之行,行三光之举,已遭士林众议。若再赏之,恐生诸多是非。吾意,可封其子女,至于彼身,则功过相抵。”
马皇后知此乃朱元璋权衡之策。今大明尚赖士林,实不可得罪太过。只是常孤雏这一番,却是委屈了。
今之朱元璋,非复昔日义军大帅,已然九五之尊,君临天下。诸多事宜,岂可得心所欲而为。
自辽东军分二路攻倭,倭国部分武士与倭寇,遂逃离倭土。
明沿海卫所早有备,但凡遇倭寇或倭人现,即擒之,严管以待。
于倭国,唐胜宗见辽东军所用火铳,异于明军火器,其射程尤远,威力颇大,准度亦高。
且辽东卫冲锋之际,左右有执火铳之轻骑护持,火器兵于远发矢。待辽东卫重骑迫近,便直冲入阵,挥刃砍杀。
此状,直如绞肉机般屠戮。
遇倭国之城,辽东军亦有策。使披重甲者,负炸药包,直趋城下,燃引而返,俄而巨响,城旋即炸裂矣。
此次为督军,唐胜宗得见辽东军战法,震撼非常。
今攻城,非复以人命相填,而用火药诸器破城,继以火器营攻之。先挫敌势,而后屠戮。
如此一战,辽东军折损甚少。
唐胜宗不禁疑之,若此般战事延续,个人武勇似非至关紧要。
常孤雏离辽东之际,辽国公府邸内外守备森严。张三丰亦不复往昔悠游之态,渐增几分警觉。
辽东诸要城,皆行戒严之令,辽东百姓亦颇相配合。
亦麻河部落归服于辽东。
迤都之向,元军复东出。
朵颜卫与泰宁卫得讯,即严阵以待。
孟穆特聚兵十万,直逼亦麻河。
双城卫却孟穆特先锋之军,常茂自翰朵伦出师,径击孟穆特侧翼。
考郎兀与弗提叛,助孟穆特攻翰朵伦。
翰朵伦有常茂所留五千辽东军,设伏于考郎兀与弗提部落,杀其丢盔弃甲。
考郎兀与弗提方觉,以己对辽东军,以卵击石,悔之莫及。
早知若是,不如早降大明,今悔已晚,惧有灭族之虞。
孟穆特亦闻常茂战绩,然较于常孤雏,犹逊甚远。
且孟穆特闻常茂乃常孤雏之弟,心忖若能诛常茂,既为己出气,亦使常孤雏尝失亲之痛。
孟穆特重整军旅,集主力压于常茂之部。
常茂闻孟穆特在前线,顿时意气风发。此贼昔为兄屠戮部族,仅以身免,今竟卷土重来,常茂亦欲予孟穆特一难忘之“礼”。
亦麻河卫出兵,掣肘一部女真军。
孟穆特遣哨探,探常茂部虚实。
常茂所统,凡四卫所,众逾两万。
孟穆特知常茂部众,较己所率之军,己军七八万,顿觉优势在己。
彼似忘却昔女真部落为数千辽东卫卒剿杀几尽之景。
孟穆特率大军至阿速江江畔。
常茂于兴凯湖湖畔安营。
常茂军中,辽东步卒、骑卒及火器营,皆部署停当。
辽东军临数倍之敌,毫无惧色,反皆摩拳擦掌。
于诸辽东军而言,所对非数倍之敌,乃硕大军功现于前。
常茂持常孤雏所授兵书,依“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之策,始布战术。
常茂示弱于敌,使孟穆特之军见辽东军惧女真部之假象。
常茂营中,营帐与灶台,日有所减。
孟穆特见之,以为常茂军势渐蹙,心下窃喜,以为破敌在即,遂催军欲进。
常茂设伏,待孟穆特先锋军至,遽起而击,尽歼此部。
孟穆特失先锋军,气急败坏,怒叱常茂狡黠。
孟穆特于阿速江畔整军之际,常茂遣辽东骑兵劫营,女真军大乱,粮草辎重多被焚毁。
孟穆特欲寻机报复,以雪前耻,麾下众将苦劝,乃止。
孟穆特令,夜间增派巡逻,勿使辽东军再乘夜劫营。
斡朵伦卫见考郎兀与弗提此举,未予姑息,径引兵入其领地,肆行屠戮。
两部之人乞饶,辽东军不顾。既作抉择,选其立场,当承后果。
常茂与孟穆特对阵,辽东军唯行歼灭之战。
且辽东军机动性、组织性俱佳,女真部远不能及。
经数番歼灭战,女真军心动摇。
孟穆特寄望北元自迤都兴兵,进击福余、朵颜与泰宁。
和林之地,扩廓帖木儿赋闲有日。闻元帝与奇皇后遣人自迤都出兵攻辽东,急上疏请元帝撤兵。言其胜负未卜,且辽东若毕灭倭之战,常孤雏必藉此为由,兴兵攻北元。
北元或恃大漠之隔,不惧北平、陕西、山西明军。然辽东军异也,实可怖。
元帝得扩廓帖木儿之折,未视,弃于侧。
旋即与美人相携,欲为娱戏。
奇皇后亦未甘休,遣人潜往高丽,通其本家贵族,令于高丽举乱,以阻辽东军灭倭之役。
今常孤雏与蓝玉皆于倭国作战,高丽无大将镇守,诚为良机。
然辽东军特勤组早布控高丽,稍有动静,皆难遁也。
奇皇后本家贵族得讯,决然拒之。彼等今虽不若往昔自在,然生活优渥。若敢举乱,唯有死路。
今之北元,非昔日元朝,已然穷途,彼等无需随北元赴死。
奇皇后本家贵族杀其使者,枭首以献驻高丽将官。
此讯传至奇皇后处,后闻之,面色骤白,未料本家贵族竟如此待己。
奇皇后未料辽东军威慑至此,高丽全境皆为其慑,服服帖帖。
扩廓帖木儿见奏未纳于元帝,心灰意冷。叹曰:大元,殆矣。
朱棣闻迤都有元军异动,遂率开平卫出关。
开平卫探马探明元军动向,报于朱棣:“王爷,此股元军似欲往辽东而去。”
朱棣念及辽东军正战倭国,常孤雏未镇辽东,料元军因此生异心。
晋王朱棡亦未懈怠,率军出大同,径逼沙井。
陆仲亨使人传讯于元军,致朱棡空劳而返。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辽国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