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北部之战报,亦需每隔时日,送往应天。
朱元璋览罢战报,觉常孤雏培育常茂之举颇为可嘉。大明需年轻一辈茁壮成长。今常孤雏坐镇盖州,司运筹帷幄之职,余者赴战以积经验,届时辽东军必日益精锐。
然另一方面,今之辽东日臻强盛。常孤雏具文韬武略,令朱元璋既生忌惮之心,又怀欣赏之意。
常孤雏乃朱元璋视之成长者,其甚喜常孤雏此等能文能武之将领。然自登基为帝后,朱元璋于常孤雏之态度,略有变化。
常孤雏异于他人,朱元璋觉其于权力似无甚热衷。然恰因如此,朱元璋心中愈觉难安。
初,常孤雏自山东渡海进击辽东,历经数载,连克高家奴、刘益与纳哈出,一举收复辽东之地。继而攻取高丽,今又剑指倭国。
昔徐达、常遇春北伐顺遂,此中亦不乏常孤雏之功。
为将常孤雏系于皇室,朱元璋以公主嫁常孤雏。
今之常孤雏,既为驸马,又任封疆大吏,权势地位已然位极人臣。
常家一门双国公,假以时日,常茂亦非无成第三国公之可能。
忽焉,朱元璋略悔使辽东为特区。今辽东除税收仍掌于朝廷,军政皆独主之。
常孤雏非胡惟庸可比,朱元璋不可用制胡惟庸之法,以对常孤雏。
今时唯有走一步,观一步矣。
辽东盖州之地,邋遢老道并未蛰居辽国公府邸,而常外出游逛。
邋遢老道甚喜现今之辽东,其以为此乃盛世应具之貌,至少辽东颇类桃花源。
一日,邋遢老道寻至常孤雏处,言:“国公爷,老道有一请求。”
常孤雏道:“真人但说便是,无需顾虑。”
邋遢老道曰:“老道欲于盖州城外建一道观。”
常孤雏思忖片晌,问道:“此道观作何用途?”
邋遢老道言明,此道观乃为传道之用。
常孤雏又问:“既为传道,于百姓又有何益?”
邋遢老道抚须一笑,答曰:“此道观建成,可开坛讲道,教百姓以顺天应时之理,使其心有所安,劳作有序。且设义诊之堂,以老道所学岐黄之术,为百姓疗疾祛病。另辟义学之所,教孩童识文断字,启蒙养正,于辽东教化之功,不可小觑。”
常孤雏道:“似此诸般,辽东百姓或无需也。天时地利之学,学校自会教授。医疗一事,各处官府设有医馆。至于蒙学,辽东学校体制亦几近完备。”
邋遢老道哂道:“如此说来,在你眼中,这道观竟是毫无用处了?”
常孤雏道:“有用,然效用非巨。”
邋遢老道听闻,神色一正,道:“国公爷有所不知。道家典籍,博大精深,蕴含天地至理。老道欲于道观潜心钻研,将其中精妙之处,梳理明晰。日后,若有好学之士前来,便可与之探讨分享,为辽东添一缕学术之风。即便百姓日常忙碌,无暇细究,待节庆之时,于道观宣讲其中豁达处世之法,亦可使民众心境开阔,此非无用之举也。”
常孤雏道:“此理由倒也说得过去。然此事需与辽东府衙相商,毕竟府库钱财皆取自百姓,用度自当明晰。”
邋遢老道无奈苦笑,叹道:“你这人倒是活得通透。若是此事难行,不建便罢。”
常孤雏此举并无差错,于百姓无益之事,便不轻易批钱。至于那等神神鬼鬼之说,常孤雏实无兴致。
邋遢老道闻此,目光一闪,看向常孤雏,问道:“国公爷对道家之道,究竟作何看法?老道修道半生,也好奇国公爷心中见解。”
常孤雏略作思忖,缓缓道:“道家之学,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其深邃哲理,如浩渺星汉,自有璀璨之处。‘道法自然’之言,启人敬畏天地,莫要强为;‘上善若水’之语,教人以柔克刚,心怀宽容。然于治国理政、民生实务之间,需取其精华,务实而用。一味无为,恐难应世事繁杂,当以积极谋为与顺应规律相济,方为正道。”
邋遢老道微微点头,捋须而言:“国公爷所言,自有其理。然道家所谓‘不争’,实则亦是‘争’。世人皆求急功近利,争名逐利,如过江之鲫,纷扰不休。而道家之不争,是不与世俗争一时之长短,不争眼前之小利。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之态,潜心修行,厚积薄发。不争于喧嚣尘世,却能于静中洞察天地玄机,修得大智大慧。如此,所争者乃长久之道、天地之先,非俗人所能领悟。”
邋遢老道继而伸手指向案上所摆太极图,道:“国公爷,您瞧这太极,黑白双鱼,相互环抱,此消彼长。黑中有白,白里藏黑,恰似世间万物,并无绝对。为人处世,亦当如此。所谓刚柔并济,便是此理。”
“过于刚猛,易折;太过阴柔,难立。争与不争,恰似太极阴阳。争时,当如阳之刚劲,果敢有力;不争处,便似阴之柔韧,顺势而为。与人周旋,不可一味强硬,适时退让,看似不争,实则以退为进,犹如太极推手,借彼之力,还施彼身。”
“日常行事,亦需把握阴阳平衡。治下之时,宽猛相济,恩威并施。若只知严苛,民易生怨;唯有慈爱,难立纲纪。以太极之变,应万变世事,方可于纷繁世间,游刃有余,稳行正道。”
常孤雏听闻,微微颔首,而后神色凝重道:“真人所言,颇具深意。然吾秉持‘内王外霸’之则。内王,乃修自身之德,怀仁厚之心,纳贤聚能,以王道教化子民,使其心向礼义,和睦共处。”
“外霸者,面对纷争侵扰,不可示弱,当展雷霆之势,以霸力御敌,护国安民。于家国治理,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若仅守道家不争之法,于太平之时或可修身养性,然乱世之际,恐难保家国周全。唯有内圣德以聚人心,外霸力以御外侮,方可保大明安稳,百姓富足。”
邋遢老道面露疑色,问道:“国公爷如此行事,难道就不惧旁人指责,言你穷兵黩武?”
常孤雏道:“有剑而不用,与无剑可用,其间差别不啻天渊。”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辽国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