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问题在于成本高,预算有限。
而产能和体系建设的问题,则是另一个层面的斗争。
比如钢铁行业,产能问题特别突出。在宋朝时,钢铁产量就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吨,但这些都是“土钢”,无法转化为工业产能。
为了把这种手工钢尽快“集中”成标准钢,曾经提出要建“土高炉”,利用全国分散的生产来扩大钢铁工业规模。
这种方式虽然失败了,但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却是当时全国工业进程中存在的根本性难题:通过群众性的生产运动,实现规模化生产。
体系构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才方面。
不仅缺乏专家,也缺少中层技术人员和基层工人。
根据1949年的统计,全国有5.4亿人口,大学生不到14万,技术人才不足5万,文盲率高达80%。
这样的国民素质,连理解工厂都困难,大规模工业生产几乎不可能。
想要提高生产力,也只能靠啯家层面来推动。
总的来说,现在的工业建设,集中了一个啯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有关键的问题,包括资金、生产能力、人才等等。
这些问题无法通过援助来解决,更不能靠剥削来缓解,只能靠全面的统筹规划才能解决。
要知道,六十年代啯家在经济基础建设上的预算,也就三百多亿。
全年所有的预算也不过七百多亿。
所以,现在听到钟鼎林说,要成立一个秘密机构,在五个重点行业里,每年投入五亿,持续五年。
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举动。
至少在目前这个年代,这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决定!
想到这里,
苏烨的脸上才慢慢露出笑容,
露出了真心的喜悦。
只要啯家重视,未来就有希望!
听到这话,苏烨是真的开心,真的高兴。
刚才他的愤怒和吼叫,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的担心。
要知道,
工业发展就是这样,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现在有机会实现超越,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将来啯家会吃大亏。
不过,钟鼎林倒是挺欣慰。
如果人人都像苏烨这样,啯家还愁不能快速发展和复兴吗?
姜大仁最近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在轧钢厂里,他不仅跟厂花谈恋爱了,
在这里,他也感觉有了奔头。
回家后,跟父母说话的时候,也更有底气了。
而且,对于海棠提出的建议,
他也试着问了问母亲,
看看能不能短时间内把他的级别提到副科。
对于这个要求,
他母亲看到儿子终于开始走上正轨,想要积极向上,
心里自然很高兴。
她对子的要求表示肯定。
只要表现好,
也不是不可能。
她还告诉他,
当初把他安排进保卫科,就是为了让他以后有个好的前途,
不会让他一辈子都困在这个小小的保卫科里。
将来是要安排他去更好的部门,坐更高的位置。
得到这样的答复,
姜大仁心里当然很高兴,
对工作的热情也一下子高涨起来。
比起隋大发和陈静的不耐烦,
他现在斗志满满。
于海棠听到他母亲的话,心里也很开心。
只要姜大仁比苏烨的级别高一点,
她就不会那么难受。
否则,
看着苏烨越来越被厂领导看重,
前途越来越好,她心里总是不舒服。
她心里很不舒服。
虽然姜大仁长得不如苏烨帅,但他的家世和前途比苏烨强得多,这已经足够了。
所以现在于海棠对姜大仁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偶尔也会让他占点小便宜,比如摸摸手什么的。
有时候还会搂搂抱抱,她也不怎么抗拒,还挺顺从的。
这反而让姜大仁更有干劲,他信誓旦旦地说要尽快提升自己的级别。
甚至跟于海棠说,他迟早要离开保卫科,去更高的地方发展。
以后的级别也会越来越高,苏烨根本没法跟他比。
没错,现在于海棠和姜大仁之间,已经把苏烨当成了对比的对象。
他们想超过他。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姜大仁虽然家世好,但能力太差。
就算有家里的帮助,如果没有实际成绩,想要超过苏烨也很难。
其实苏烨现在并没有急着升职,因为他不想把级别提得太快太高,怕以后带来麻烦。
否则的话,以他现在的贡献,光是那份报告就够他直接当厂领导了。
甚至可能直接调到工业部的战略规划司,也不是没可能!
虽然不一定能当上司长,但当个副司长绝对没问题。
加上钟鼎林对他这么看重,只要说一句话,就能把他的档案和人事关系调过去。
今天姜大仁的主要任务,是在李明的带领下,和隋大发一起,盯着许大茂,还有监察组重点排查的那些人。
“李哥,我去趟厕所,顺便看看许大茂的动静!”
姜大仁突然觉得肚子疼,对李明说道。
“行,去吧!”
“许大茂这小子挺狡猾的,你别跟他说话,别被他带偏了。”
“听到了吗?”
李明听到他的话,有点担心地叮嘱道。
最近每次他们去上厕所,许大茂都会主动跟他们搭话。
虽然都是些平常的对话,但李明总觉得这小子心里不踏实,可能会搞事情。
所以他忍不住又叮嘱了一句,让他们尽量远离许大茂,别跟他多接触。
“嗯,知道了,李哥。”
“您放心,不管他说什么,我都不理他。”
姜大仁点头答应。
“好,去吧。”
“我和大发先去三车间,你一会儿过去就行。”
李明说道。
“好!”
姜大仁应了一声,点头答应。
他转身离开,朝公厕走去。
喜欢四合院:教秦姨开车,油门呼到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教秦姨开车,油门呼到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