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常瑾的妻子,大婶叹了口气,圆圆的脸庞上露出惋惜。
“她呀,怕那狐媚子再找上门大闹,料理完常瑾的丧事后,匆匆带着儿子回娘家去了。”
“这常杨氏温柔又贤惠,没有官太太的架子,一天到晚忙里忙外,任劳任怨,对丈夫体贴,对孩子疼爱,对邻里也是和和气气的,街坊四邻谁不夸赞,怎么就摊上常瑾这样的人呢。”
说到后面,大婶脸上都带有一丝怒气。
做了多年的邻居,常杨氏如何操持这个家的,大婶可是都看在眼里,对她的遭遇深感不值。
大婶以前担忧女儿嫁不出去,还经常教导女儿,要向常杨氏学习如何相夫教子,当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后来,常瑾那些丑事一桩桩爆出来,大婶彻底改变想法,再也不在女儿面前说这些话了。
老话说得好,人善被人欺,就是因为常杨氏太善良,太好说话,常瑾才越发肆无忌惮,胡作非为,把好好一个家搅得鸡飞狗跳。
最后还把自己折腾没了。
眼前这位准贤婿,家境富裕殷实,身姿挺拔、相貌堂堂,言行举止间谦逊又不失礼数,这样优秀的单身男人,天生就招女人喜欢。
为了女儿的幸福,回头得教女儿御夫之术,免得以后被别的狐媚子钻了空子。
大婶儿这些心思,杨纪哪儿能知道,他一门心思都在常瑾的案子上。
以他对陵安局势的判断,常瑾的死,绝非与外室纵情声色、损耗身体而亡这么简单。
要是能找到常杨氏询问情况,或许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线索。
念及此,杨纪看向大婶,道:
“我这位嫂子真是命苦,他们孤儿寡母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大婶,你知道我这位嫂嫂娘家在什么地方吗?”
补充道:“我想去探望他们,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真是重情重义的好后生!
自己挑的这个准贤婿,果然一点儿都没看走眼,大婶心里乐开了花,暗自得意自己眼光。
想到常杨氏能有亲戚照应,大婶儿也挺高兴,立马就说道:
“以前闲聊的时候,听常杨氏说过,她娘家在永宁镇,就是离陵安东面十里地远的那个镇子。”
这话刚说完,院子里传来一道急吼吼的声音:
“娘,你在跟谁说话呢,锅里的菜都快糊了!”
“哎呦,我的菜!”大婶一听,火急火燎地就往屋里冲。
杨纪得到常瑾妻子的地址,本想对大婶感谢一番,但人家忙着炒菜,那就不进去打扰了。
那两个跟踪的人见杨纪大步离开,急忙跟上。
没过一会儿,大婶又从屋里出来,揪住女儿的胳膊,使足了劲往外拽。
女儿一脸不高兴,极力想要挣脱母亲。
拉扯间,女儿手中话本掉落在地,书皮上用端庄的楷书大字印着:
绣楼姑娘之心动良缘。
女儿用力一甩,挣脱开母亲,扑向话本,颤抖着双手捧起话本,吹去上面的浮尘,又用衣角反复擦拭,心疼得眼眶都红了。
“娘,你这是发哪门子疯,非要把我拽出来!”
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女儿一眼,大婶快步走到院外,站在巷子里,脖子伸得老长,左瞅瞅右看看。
这才多大一会儿,刚才那俊俏后生就没影了。
大婶:“人呢?”
女儿来到院门处,问:“什么人?”
“我的好女婿,你的好夫君啊。”
“……”女儿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到手的女婿就这么溜走了,女儿还满不在乎,大婶气不打一处来,伸出手指,点着女儿的额头,数落起来:
“你呀你呀,一天天就知道看话本,以后就跟这些话本过一辈子得了!”
男人满足不了自己!
女儿撇撇嘴,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话本,它才是真爱。
杨纪先行离开,那两个跟踪的人跟了上去,没看到大婶与女儿的这一出。
然而,这一切却被藏在墙角、还未离去的苏璃月与李羡安尽收眼底。
苏璃月歪着头,吃着糕点,看得津津有味。
丈母娘相女婿的戏码,若是平常,行侠仗义的苏女侠,不会怎么关注,但对象是杨纪啊,她就忍不住了。
而且看刚才的情形,杨纪明显还蒙在鼓里。
他那一副警惕的模样,还傻乎乎的以为,大婶不停地问东问西,是在确认他表亲身份的真假,浑然不知背后真正的缘由。
场面实在是太滑稽,逗得苏璃月险些当场笑出声来。
这次杨纪孤身出行,被人跟踪而不自知,这般大意行径,让苏璃月和李羡安放心不下,只能暗中跟在后面护他周全。
对此,苏璃月心里还有些生气,可谁能想到,正巧赶上了这场好戏。
这一趟,太值了!
李羡安听着杨纪与那位大婶的交谈,刚开始,他也觉得,大婶是在怀疑杨纪伪装的身份,直至大婶拉着女儿出来,他才明白过来。
他虽然弄清了状况,但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云起惊鸿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云起惊鸿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