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帝笑道:“这不是钱的问题,牵涉太多。
首先是祖制,尽管六部尚书都同意册立太子,仍有不少官员内心反对。”
“他们认为大乾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我们父子这么做有违祖制。
但如今有六部尚书监督,加上刺驾事件的发生,他们也难以掀起什么风波。”
“虽然后续太子册立之事已成定局,但从表面看,我们因刺驾心生恐惧,担忧类似事件重演,所以百官也不敢轻易站出来反对。”
刺驾案涉及诸多官员,众人皆心存畏惧。
然而地方官员并未受此影响,依旧各行其是。
册立太子乃全国大事,各地守旧的儒生众多,若引发争议将十分棘手。
因此,我们借刺驾事件册立太子,让外界误以为这是太上皇与雍和帝为避免皇子争夺皇位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太上皇笑着回应道:“暂时不设东宫正是向天下表明,这只是权宜之策,并未真正违背祖制。
况且稷儿刚建立自己的府邸,若再回宫,恐怕心中满是不愿。”
宣皇后略显无奈地说:“原来如此,我还疑惑为何不新建一座东宫,看来确实省了不少麻烦。”
雍和帝叹息道:“怎能不麻烦?光詹士府就够让人头疼的了!父皇,此次朝堂换官不少,六部尚书都递上了奏折要求调拨官员升任或平调。
这样一来,翰林院恐怕也要空缺,詹士府该如何应对?”
詹士府即楚稷所指的东宫属臣,绝非寥寥数人。
詹士府下辖左春坊、右春坊、司经局等机构,统领府、坊、局事务。
左右春坊各设大学士主持,另配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司直郎等职。
司经局官员包括洗马、校书、正字等,还设有大本堂搜集古今典籍,召集四方名师教导太子。
文华堂作为太子读书之所,由多位儒者轮值讲授。
尽管历代东宫属官有所不同,但结合当时朝廷官职分析可得,所有东宫属官在朝廷中均有对应职位。
东宫的官职设置基本仿照朝廷,只是权限稍小,目的是为储君日后治理国家做好准备。
一旦太子监国,詹士府便能立即掌握实权,与六部对接。
可以说,詹士府就是太子的班底,助其从小培养亲信,迅速熟悉朝堂事务。
然而,如今朝堂缺员,候缺的举人又不具备入仕资格。
若从翰林院抽调官员补缺,詹士府将无人可用。
……
太上皇抚须轻笑:“詹士府的事不必着急,先顾好朝堂要紧。
下半年事务繁重,朝局不可乱。
半年时间,翰林院的人足以适应朝堂需求。”
“至于詹士府,稷儿的册立大典还需一个多月,再找个借口拖到春闱再说。
届时新晋进士可补充东宫。”
“他手里不是还有三人吗?那个叫陆航的直接授四品少詹事,剩下两人看春闱成绩,届时直接补入。”
雍和帝心疼道:“詹士府从正三品至九品需四十人,进士寥寥,就算六品以下用举人充数,也需要十多个进士……”
人才,是每位帝王渴求的资源!
雍和帝此刻正欲施展抱负,实在不舍得将进士派往詹士府。
毕竟在那里至少二三十年才有望出头,不如留在身边做事见效快。
太上皇哈哈大笑:“罢了,和儿子争人也亏你能想得出。
你母后看你的眼神如何?”
雍和帝抬眸,见太后正怒视自己……
肃王府,后宅。
此时已过守夜时分,楚稷于肃和堂静候姑娘们到来。
王熙凤见楚稷那副着急的模样,扬起好看的柳眉调侃道:"急什么?这才刚开始呢,等成亲后你想怎样都行,至于这么慌吗?男人果然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
楚稷闻言笑出声,屋内只有他们二人。
刚吃完年夜饭,元春她们还在整理东西。
楚稷握住王熙凤的手,深情地望着她说:"下午是不是不服气?"王熙凤本有些欢喜,听后却啐道:"谁怕谁!别吓唬我!"
楚稷挑挑眉,故意刺激她:"不服的话再比试一次?你选哪个?"王熙凤愣住才明白过来,伸手要咬他,却被楚稷一把抱住,吻住她的唇。
片刻后,看着有些迷离的王熙凤,楚稷戏谑道:"就这点本事还敢跟我斗?小心今晚出不了肃王府。"
王熙凤回过神来白了他一眼,挣扎着站起来:"你能欺负我,有胆量去欺负林妹妹给我看看。"
楚稷笑着揉揉脖子:"我可是正人君子,不会欺负人的。
就算我们关系亲密,我照样能告你。"
王熙凤冷笑两声,察觉到楚稷眼神危险,忙示弱:"别乱来,一会儿姐妹们就来了。"
看着楚稷逼近的脸庞,王熙凤仰头说:"你不担心姐妹们发现我不对劲?好不容易才缓过来。"楚稷笑着亲了她一口:"林妹妹半小时内到不了这里,别的姐妹更晚,这屋里只有我们,就算你喊破嗓子也没人听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