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要昭告全国,将旨意传达至各地,让百姓知晓。
这其中,礼部的程序最为繁琐,这也是为何必须等到年后才能完成的原因。
尽管如此,如今已有旨意,太子的身份已基本确定。
太上皇先前一直在前殿,只是藏于屏风后未露面。
待见事情结束,便返回后殿。
他进来时,正好听到皇太后与宣皇后交谈,于是有了刚才的对话。
听闻宣皇后转移话题,太上皇忍不住笑道:“这怎么可能?我朝虽未曾立过太子,但前朝有迹可循。
既然大乾认可大明正统,礼部自当依照大明礼仪举行册立大典。”
“不过眼下不必急躁,眼看就要过年了。
年后一同举办也不迟,先给稷儿一个名分,让他回城主持大局,我们在此过年即可。”
皇太后略显惊讶,不满地说:“让稷儿独自回去?岂不是有危险?”
宣皇后也附和道:“是啊父皇,此时人心浮动,那些叛贼竟敢行刺,稷儿不会有危险吗?”
太上皇哭笑不得地摇头,挥手示意周围的人退下后,才笑着说道:“城内搜查得差不多了,即便仍有余孽,也掀不起大浪。
刑部与锦衣卫都有线索,只是尚未公开。
此时暗中调查效率颇高,加上稷儿回宫,我和皇帝在此,或许能取得更佳成效!不过看来,大部分线索并不在神京。”
宣皇后皱眉问:“这些人势力如此强大,他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皇太后也望向太上皇,刺杀事件早已传遍,那可是上千名死士啊!
不仅仅有**,还有**!
这已不仅仅是小事,而是对皇室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太上皇摇头说道:
“不过是一些躲在暗处的鼠辈罢了,人数或许不多。
大多数人都是被迫参与的,在叛乱开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他顿了顿,又道:
“不得不说,他们的计划确实周密,也很懂得利用人心。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这次我们顺藤摸瓜,清除了一批大乾的腐败分子,以后再想组织这么大规模的行动,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此次兵部至少三成官员落马,这些人平日里便各有劣迹。
而且其中许多人与此事并无直接关系,完全是被太上皇和雍和帝点名处置的……
不过眼下最值得庆幸的倒不是这件事,而是冶造局新研制的火器尚未暴露。
……
前殿,送走众臣后,雍和帝对楚稷说道:
“如今你已成为太子,今后你的每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关注。
你要学会辨别哪些人可以轻罚,哪些人必须严惩!”
楚稷恭敬地躬身回答: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雍和帝点点头,低声说道:
“除了真正涉及谋反的官员外,三四品的官员要进行全面审查,但不要随意牵连太多。
至于低级官员,若只是浅层牵连或是被迫参与,你便从轻处理。
至于那些与六部尚书有关联的,以及和各王府、国公府有瓜葛的,则暂且给他们一线生机。
集证据,但不要立即发作,先留着他们,以备将来之需。”
“那些叛党暂时也不必急于处死,看看是否能从中挖掘更多信息,引出更大的幕后人物。
你独自返京,朕会让荣兴、董战、冯唐听从你的调遣。”
“你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危,避免置身险境。
如今虽然大部分问题已经解决,但仍有余孽潜伏暗处。
你往来之间务必提高警惕,保持十二分警觉!”
大乾因没有立太子的传统,因此只有旧都应天府的皇宫设有东宫。
而顺天府的皇宫经过改建,已不再保留太子的居所。
楚稷虽身为太子,却仍需住在肃王府。
待正式册封后,他将成为亲王,居所也相应改为肃亲王府。
楚稷恭敬地说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说完提起衣摆跪下,诚恳地说:"父皇,儿臣离京后无法在您和皇爷爷身边尽孝,恳请您保重身体,切勿忧虑。
凡事以养身为重……"
雍和帝哈哈一笑:"朕身体很好,何须休养。
不过是想清闲些罢了!每年年末都这般忙碌,若非有刺杀之事,朕倒真想多留一段时日!"
通常情况下,雍和帝绝不会久留于此,只有年末才能如此。
加之此次刺杀事件影响重大,他必须向百官表明立场。
这次让楚稷先行返回,也是为了给群臣希望,同时提升楚稷的威望……
雍和帝挥了挥手:"去吧,去后殿辞行。
今年除夕不必来了,你们兄弟各自在王府过年即可。
朕与皇爷爷也要清净一下!"
尽管这话听起来随意,但雍和和帝眼中流露出些许感慨。
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特别是楚秋和楚稷的变化最为明显。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