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年底将至,届时各国使节和商人将至,儿臣人手不足,请父皇恩准,让儿臣更好地为父皇、为大乾效力。”
雍和帝脸色微微一沉。
这次灭佛之举确实腾出不少位置,最高的四品官职就有三个,五到七品更是多达二十多个。
为何迟迟未填补?因为不仅他想安置几位潜邸旧臣回京,群臣也有各自的心思,都想安插自己的亲信。
雍和帝并不急于表态,而是任由大臣们自行争斗,最后再坐享其成。
朝廷上下都明白他的意图,但又不得不争。
不争的话,对方就会一家独大,到时连位置都保不住。
于是大臣们争得愈发激烈。
本来雍和帝打算近日内决定此事,却因楚秀的突然介入而被打断。
看着群臣或惊愕、或赞同、或私语,雍和帝淡然一笑:“哦?难得皇儿想到这个,为何之前从未提及?”
楚秀心中一颤,但想到门客的分析,硬着头皮说道:“父皇,儿臣先前未察觉此问题……”
“满朝讨论多日你竟毫无察觉?如今却突然想起?”
雍和帝的话让楚秀更加害怕,他对皇帝本就畏惧,此刻额头已渗出冷汗。
这时,忠顺亲王站出说道:“陛下,大侄子也是为国操心,用心良苦。
这些职位空缺太久,总不能一直由他人暂代,早些确定确是好事。”
雍和帝冷眼看着他,平静地问:“那你有何建议?可有人选推荐?”
尽管忠顺亲王年纪稍长于雍和帝,却显得更为年轻强壮。
早年他曾是与义忠亲王争夺帝位的热门人选,以勇猛着称。
他还曾在边疆驻守三年,军中亦有一定势力。
更重要的是,他真正经历过战场厮杀,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相较之下,雍和帝虽保养得宜,却更像文弱书生。
多年为帝确实不易……
唯有楚稷知晓雍和帝并非表面所见那般柔弱,甚至认为他可能极为刚猛。
因为过去在宫中求见时,他曾多次目睹雍和帝在后殿习武。
忠顺亲王捋了捋胡须,笑呵呵地说道:
“陛下,臣实在无人可举荐。
陛下深知臣一向谨小慎微,怎会有此念头?臣不过是担心陛下误会了大殿下,才斗胆说了几句公道话。”
大皇子楚秀差点气晕过去,心想你这是公道话?!
我需要你来为我说公道话吗?!
你分明是在让我父皇怀疑我!
楚秀刚想开口辩解,雍和帝便笑着问:“王叔说得也有道理,朕一直当你是个孩子。
说说看,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楚秀心中一惊,听出这话分明带着讽刺。
三皇子楚秋也听明白了,赶紧站出来:“父皇,大皇兄一向循规蹈矩,哪有什么人选?怕是这几日琢磨朝政,觉得朝堂空缺不少,这才提到此事。
既然众人都争执不下,不如从翰林院提拔几位。
对吧,大皇兄?”
这句话显然是给楚秀留了余地。
翰林院的官员虽在春闱后大多分配到各皇子门下,但入院后便有了正式职务,不便常与皇子往来。
多数人在几年历练后明白个中利弊,加上雍和帝正值壮年,辅佐皇子远不及辅佐皇帝高效。
所以楚秋这么说,是想让父皇直接提拔他的人。
然而楚秀怎能放过这个机会?他脑中热血上涌,一咬牙说道:“父皇,儿臣虽对翰林院了解不多,但也知道一些人选。
比如……”
一口气报出十几个名字,这些人中有的倾向他,有的曾支持楚秩、楚秋或楚秾,唯独没有偏向雍和帝的。
楚秋和楚秾一脸茫然地看着楚秀,心想这大哥是不是疯了?
你随便提名就好,提我们做什么?
雍和帝当然清楚楚秀此举是想把他俩牵连进来,虽几乎笑出声,却仍开口问:“哦?看来皇儿不是不熟,而是很熟了!朕来考考你,这些人该如何安置?”
楚秀此刻进退维谷,原本若忠顺亲王不插手,他还能按部就班行事。
但雍和帝的话如魔音入耳,让他勇气尽失。
眼见楚秀僵住,吏部侍郎凌冲站出朗声道:“陛下,不仅吏部缺人,其他各部也是如此,确实该尽快选拔官员补位了。
大皇子已有人选,陛下不妨考核一番。
若满意,大皇子为国选贤也是佳话。”
户部侍郎曲宁随之起身躬身道:“正是如此,陛下雄心勃勃,但各部事务繁重,急需提拔官员,才能保证各部门正常运作。”
礼部员外郎赵柏行礼后说道:“陛下,再过两三月海商会到京城,尽管目前是皇家银行与鸿胪寺对接,但其他部门也需要配合。
大皇子在市舶提举司职责重大,一旦缺人导致失误,也会令大乾蒙羞。”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