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稷哭笑不得,心想这又是一位深居简出的女子。
虽然此世对女子约束颇多,但也不至于真要禁足。
勋贵之家固然规矩森严,如贾家、林家这般讲究规矩的也不少。
然而普通官宦或平民家庭对此并不在意,妙玉虽为尼姑,其实并非不能外出。
妙玉多年未曾踏出寺庙一步,几乎可以称得上深居简出。
她与秦可卿相似,对世事漠然,只愿沉溺于自己的小天地中。
而迎春、探春、惜春及湘云不同,她们并非不愿涉足外界,而是受限于种种条件无法如愿。
楚稷轻叹一声:“外界并不似朝廷所描绘般美好,即便父皇登基前已频发天灾。
多年来,无数流民背井离乡,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他稍作停顿,“尽管官场不乏 ** 之人,但朝廷仍在尽力救灾。
道教也积极参与救难,许多疫区全赖道士们深入险地施以援手。”
他冷眼看向妙玉:“佛教又做了什么?不过是施舍几碗粥罢了。
他们宣扬天罚之说,让百姓自责自省,再从中渔利,收受供奉。
你可知,近日抄没京城内外所有寺庙后,总计查出了多少资产?白银、黄金、铜钱以及土地等合计三千六百万两!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妙玉摇头,对这些数字毫无概念,因她从未为银钱发愁。
蟠香寺与铁槛寺类似,皆为自家专属,虽偶有香客前来 ** ,却不接受外界捐赠。
楚稷继续叹息:“这数目大致相当于去年户部总收入的一半。
户部每年征收赋税约七至八千万两,已是捉襟见肘,仍远不足以支撑国用。
仅神京城百座寺庙便搜刮如此巨资,这正常吗?这些钱本应属于黎民百姓,又需要多少不义之举才能积聚至此?”
他语气严厉:“这也是父皇与六部震怒的原因,也是为何必须对佛教进行彻底整顿、削减僧侣数量。
佛教已成为国家的隐患,朝廷的负担!”
他语气一转,恢复平静:“所有查抄所得都会用于改善民生,唯有百姓富裕,大乾方能繁荣昌盛,而非像佛教那样剥削民众,肥己私囊!”
妙玉嘴唇微动,却终究未发一言。
她完全不了解外界的真实情况,也不清楚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
但她明白,那应该不会太好,毕竟听邢岫烟说过日子越来越艰难。
最终,她带着些许不甘询问:
“减少僧侣数量?那些被裁撤下来的僧人是不是都要去干活?”
楚稷冷笑一声:
“干活?这已经是很好的安排了!身为大乾的壮年劳动力,享受着国家的种种便利,却毫无爱国之心,只知欺压民众,触犯法律!他们还将面临更多严厉的惩罚。”
如今,城内外所有铁路建设、道路铺设、水利修建乃至部分苦役,全由这些被淘汰的僧人承担!
神京城内有数万名年轻僧人,此前无人察觉,一旦这个数字明确,连雍和帝都惊出一身冷汗!
实在太多!
幸好朝廷抢先行动,且出手迅猛!
最关键的是,带头行动的是如尘和尚!
眼下,兵部、工部、户部正跃跃欲试,因为他们急需资金与人力!
没人知道,接下来这些僧人会被统一安排进行所谓的“改造”
。
在改造期间,太上皇与雍和帝也在静静等待心怀异志者的现身!
当然,若一切平静至这些僧人改造结束,他们会被分散各地从事劳动。
把过去几十年未尽的责任补上!
耕种农田、参与建设、服兵役,数十万壮年僧人必须发挥作用!
否则……
妙玉一时语塞,只能轻轻叹息。
楚稷笑着安慰道:
“无需担忧,这是时代潮流,不会因个人或势力改变。
在历史洪流中,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妙玉摇摇头道:
“并非完全如此,只是突然觉得以前的想法似乎错了,却又不确定对错。”
楚稷失笑:
“你喜欢庄子,就随遇而安吧,别执着于眼前的困扰,慢慢就能想通。”
妙玉好奇地打量楚稷,疑惑地问:
“王爷,您是怎么知晓我的?我们从未见过,为何……为何说这样的事……”
后面的话她实在说不出口,因为妙玉根本没考虑过嫁人之事。
尽管楚稷容貌俊朗、气质非凡,她虽有所触动,却不知那究竟是什么情感——喜欢,还是爱?对妙玉来说,这些都太过遥远。
楚稷低声说道:“上辈子,我就已认识你了。”
*在读原着时,后四十回总觉粗糙不堪。
不少人物结局混乱,前后矛盾,甚至死去的角色重新出现……
妙玉的命运是《红楼梦》的一大谜团。
通行版本称她被强盗掳走,也有传言她成了压寨夫人。
册子里的判词提到一块美玉陷入污泥,“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