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雍和帝怒斥:"如此无礼,难道是你门客教你这般对朝廷重臣?"
楚秀惊醒,忙跪地道:"父皇恕罪,是儿臣一时冲动。"
随后向大臣们致歉,众人推辞不受,君臣之分不可乱。
雍和帝冷淡吩咐:"速拟国书,送至高丽,若不认错,即刻发兵。"
江源领命:"臣遵旨。"
雍和帝问:"诸位还有何奏?"
此时欧科出列禀告:"今晨如尘大师托我奏报陛下,因其事涉敏感,怕遭报复。"
雍和帝故作惊讶:"如尘?有何要事?"
欧科摇头道:
“臣也不确定,但觉得应是林大人提及的药王庙一案。
只是看那人神情,似乎并非为药王庙求情而来。”
欧科身为言官,一身正气令人信赖。
灭佛之事绝不能牵连楚稷,因此需另寻他法。
而欧科无疑是最佳人选!
他本就是饱学之士,向来不信鬼神。
年轻时家乡遭逢天灾,有人供奉龙神之类,他竟持刀毁去神像。
后带领乡民开渠筑坝,渡过难关。
可以说他少年得志,行事从不涉及怪力乱神。
雍和帝点头称许:
“既然爱卿如此说,那定无差错。
传如尘前来!”
欧科抚须微笑,他对明主甚是满意。
如尘早已候在门外,闻言入殿跪拜:
“罪民如尘叩见陛下!”
雍和帝平静道:
“起来吧,如尘。
你经由欧爱卿引荐见朕,所为何事?何以自称罪民?”
如尘不起身,只叹息一声道:
“陛下,罪民深感惭愧。
早知有些寺庙假信仰之名聚敛财富,不但侵占百姓田产,还帮豪族隐匿赋税。
多数寺庙拥有大量田产、商铺、地契及珍宝!”
“此等行为已远超僧人本分,可罪民念及同为佛门中人,不便直言,仅能劝阻。
却不料近年灾年非但未改,反而变本加厉!”
“陛下,罪民有罪,请赐罪民机会将功补过,牵头彻查天下寺庙资产!凡巧取豪夺、隐瞒赋税、欺压百姓者,严惩不贷!”
群臣议论纷纷,心中疑惑。
这位佛门名士不思提升佛门声望,如今竟欲对佛门下手?
未料如尘言辞更激烈,继续说道:
“罪民以为当今佛教已现蛀虫之态,危害大乾国运。
罪民身为僧人,虽信奉佛法,但更愿以大乾子民的身份进言。
罪民建议裁减天下寺庙,每县仅留一座,僧尼总数不得超过五十人。”
此言一出,群臣议论四起。
有人对如尘投去鄙夷的目光,认为他表面依附佛门,实则暗藏私心,甚至诋毁佛教。
但也有人认同他的提议,认为佛教确实需要整顿,如尘此举无疑是为国家着想。
一些老练的官员心中雪亮,明白这或许是事先策划好的策略。
然而,此刻仍无人敢贸然表态。
雍和帝拍案赞许:“好!说得好!你虽为僧人,却始终不忘身为大乾子民的责任。
单凭这句话,朕便赦你过往所有过错。
从今以后,你便是朕的子民。
诸位爱卿,对此有何见解?”
许多寺庙与达官显贵关系密切,自然有人反对。
与此同时,也有正直的官员支持如尘的提议,但多数人保持沉默。
楚稷背着手做了个细微手势,开国一脉的牛继宗随即高声说道:“陛下,佛教确需整治。
据我所知,仅潭柘寺便拥有千顷良田,且无需缴纳赋税。
如今国库空虚,天灾频发,而他们每年仅施舍少许粥食。”
众 ** 出言,楚稷再次示意噤声,于是皆默默退回原位。
户部尚书霍州故作惊讶:“竟有此事?本官从未留意。
原来寺庙一向免税,真是令人始料未及。”
牛继宗冷哼:“不仅免税,还豢养上千武僧,名为护院,实则兵丁。
正规僧人三千多,其中壮年者过半。”
雍和帝语气冰冷:“好得很!朕的禁军也不过如此规模,难道潭柘寺想自立为朝廷不成?为他们辩解之人莫非要做太上皇?”
此话锋芒毕露,立刻震慑了不少反对者。
还未等雍和帝再开口,长久沉默的如尘终于发声。
“陛下,潭柘寺不过是冰山一隅,天下寺庙皆是如此!因此今日我才冒然进言。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