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香院内。
薛姨妈、黄氏及宝琴都在场,薛姨妈有些焦虑,给宝钗送信许久,却未收到回信,担心可能发生了变故。
黄氏在一旁安慰沉默的薛宝琴,薛蟠和薛蝌均未开口,屋内气氛压抑至极。
这时,“太太,莺儿来了。"薛姨妈听闻立刻道:“快请进来!”
莺儿是宝钗的贴身丫鬟,未来会成为贾环的侍妾,因此薛姨妈对她格外重视。
莺儿进来尚未开口,薛姨妈便急切地问:“莺儿,环哥儿答应了吗?”
莺儿向薛姨妈行礼后说道:“恭喜太太,也
袭人在旁抱着芮姐儿沉默不语,她心中只愿宝二爷不娶亲,免得有人与她争宠。
紫菱洲。
迎春、探春、惜春及邢岫烟都向宝琴道贺。
迎春说道:“没料到兜兜转转竟成了环儿的侧妃,可见你命中注定是我们家的人。"
探春打趣道:“宝琴妹妹,这下你可如愿以偿了!平日看你望着环儿的眼神就不寻常。"宝琴害羞得脸通红,道:“三姐姐……”
三日后,宝琴坐着小轿入了宁国府,未设大宴,仅家人聚了一桌,贾母和薛姨妈都在场。
席间,贾母问:“听说皇后懿旨提到,你还有个侧妃的名额?”
贾环看到林黛玉锐利的目光,忙对贾母说:“老祖宗,别娶了,那只是个摆设。
有林姐姐和宝姐姐这样的好姑娘,我就满足了。
若再纳侧妃,就显得贪心了。"
贾母却说:“环哥儿,你们东府人少,得多娶些妻子开枝散叶,才能家业兴旺。
相信玉儿也不是不能容人的人。"
黛玉知道贾环为了家族在外承受很大压力,从不向她们诉苦,也不去不良之地,对她更是百依百顺,因此不愿在这事上为难他,笑道:“外祖母放心,玉儿在这方面还是明白的。"
贾母听后大笑:“我知道我的玉儿懂道理!”
王熙凤深知林黛玉是贾环的心头肉,便开口道:“三弟,再纳侧妃就够了,你屋里现在也不少了。"姐妹们都偷笑。
洞房花烛夜。
偏院中,薛宝琴身着杏红嫁衣,端坐榻上,身旁一个小丫头侍立。
贾环挥手让丫头退下,掀开宝琴的盖头,露出一张宜嗔宜喜的脸庞,与黛玉相比毫不逊色,让贾环一时愣住。
宝琴靠在贾环怀里,轻声唤道:“三哥哥……”
。
由于宝琴年仅十五,贾环虽未完全履行夫妻之实,但必要的礼节已做到。
次日清晨,贾环为宝琴掖好被角后离开。
装睡的宝琴醒来,想起昨夜之事,羞得又钻回被窝。
正房内,宝琴端茶向黛玉行礼:“王妃请用茶。"
黛玉接过饮了一口,笑道:“宝琴,既是一家人,不必拘礼。
这些繁文缛节今后就免了吧,只新人初次入门时如此而已,也是你那位好姐姐的意思。"
宝琴福身应下,又与众姐妹重新见礼后坐下。
时光飞逝,转眼入了深秋。
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喜获丰收,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皇城。
御书房中,弘武帝近日心情颇佳,因今年丰收,来年再推广红薯种植,即便遇到灾荒,大乾亦无忧矣。
张廷玉贺道:“恭喜陛下,今年丰年,再坚持一年,大乾便可彻底摆脱缺粮之忧。"
弘武帝感慨:“是啊,百姓终于能松口气了。"
陈廷敬补充道:“江南新政全面施行,百姓受惠,对陛下更是赞誉有加。"
弘武帝点头道:“新法虽推行顺利,但我们仍需警惕。
江南世家表面上服从,暗中定不会善罢甘休,必会寻找机会攻击新法。"
张廷玉说道:“陛下,目前形势对我们有利,您又有军权在握,他们掀不起大风浪。
但陛下的安全仍需谨慎对待。"他心中明白,江南世家若想破坏新法,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更换皇帝。
既然他们能对皇子下此毒手,刺杀皇帝亦非难事。
张廷玉不相信这些行动背后没有世家的参与。
弘武帝听后说道:“爱卿尽管放心,他们伤不了朕!”
张廷玉继续提醒道:“陛下切勿大意,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最好先清理身边的人,以防万一。"
弘武帝皱眉道:“这岂不是要枉死许多人?朕不愿如此行事。"站在一旁的戴权听得额头冒汗,若按张廷玉所言行事,他多年来精心培养的人手恐怕会损失惨重。
陈廷敬开口道:“陛下应以大局为重,无需过度恐慌,只需将身边的人调开,换上可靠之人即可。"
弘武帝沉吟片刻,想起当年的中毒事件仍心有余悸,便说道:“那就依诸位所言,将身边的人全部替换。
不过试毒之人不必更换,否则我饮下的怕是 ** 了。"
宁王府内。
宁王拍桌大怒:“这张廷玉实在多事,这样一来,我们在皇宫中的眼线恐怕要废了,真是可惜!”
太 ** 言笑道:“王爷无需忧心,他们低估了当年的太子殿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