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瞥了邢夫人一眼说:“还不是因为贾环那个不成器的东西,说什么孙家不适合二丫头,要退亲。
现在外面传得很难听,说什么荣国府看不起旧友之子故意退婚,简直荒谬至极!”
说完,他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摔得粉碎。
邢夫人心里暗骂,但嘴上却说:“老爷别生气,这事既然环哥儿惹出来的,就让他去处理好了,您为这事生气不值得。"
贾赦听了这话眼睛一亮,说:“夫人说得对,我这就去荣庆堂。"
贾环被莫名其妙地叫到荣庆堂,刚进门就看到贾赦大刺刺地坐在贾母下首。
贾环向贾母行礼,问道:“不知祖母召孙儿前来所为何事?”
贾母还没开口,贾赦便抢先说道:“哼!你还好意思说,若不是你非要退了孙家的亲事,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流言!现在外面都在传我们荣国府看不起旧友刻意毁约。"
贾环毫不客气地回击:“不毁亲,难道让你用三万两银子把二姐姐推入火坑?你自己不思进取,还卖女儿,大老爷您哪来的脸指责我?”
贾赦被贾环说得无地自容,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着贾环说不出话来。
“够了!”
贾母实在看不下去,出声制止。
“环哥儿,不论过去如何,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时间久了必定影响荣国府的名声。
你有什么办法解决?”
贾环冷笑一声:“这事儿是否孙家所为一查便知,叫小吉祥去让周扬调查孙家近期的动向。"
小吉祥兴冲冲地跑出去找周扬去了。
没过多久,周扬抵达荣庆堂,只见贾赦、贾环和贾母都在场,屋里未设屏风。
周扬向贾环行礼后说道:“侯爷,属下得到消息,孙家一直安分守己,不曾有过异常举动。
孙绍祖也在府中耐心等待吏部任命,与他们无关。
至于都中的流言,实则是大老爷行事不慎所致。"
贾环挥挥手示意周扬退下,随后转向贾母说道:“老祖宗,既然孙家并无恶意,也不该无端受牵连。
这事儿本就是大伯父引起的,让他自行解决即可。
我还有要事要忙,先行告退。"
贾环离开后,贾母按了按额头说:“既然是误会,过段时间自会平息。
你也先回去休息吧。
不过你还是要出来澄清一下,就说亲事是我不答应的。"
宁安堂内。
贾环心中暗忖,既然不是孙家主动散布谣言,为何事情仍闹得满城风雨?难道有人从中推波助澜?但他不相信孙家完全与此事无关。
孙府。
孙绍祖的母亲坐在大厅中,孙家的老太太开口道:“绍祖啊,如今事情已经传开了,宁侯会不会迁怒于我们家?”
孙绍祖笑道:“母亲不必担心,这件事与我们毫无关系。
是贾赦太过愚蠢,即便宁侯有所不满又能怎样?即便最后娶不到荣国府的二 ** ,也只能说明我们与她无缘。"
孙母道:“你能这么想就好,别再搞砸了。
宁侯可不是我们可以轻易算计的人,你可别起了不该有的念头。"
孙绍祖恭敬地回答:“儿子明白。"
宁安堂。
“李大人,你觉得此事背后是否有他人推波助澜?”
李大站在下首,恭敬地说:“侯爷,事情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是府上大老爷疏忽所致。
但我总觉得事情并不简单,仿佛有人在暗中推动,意图损害荣国的声誉。
但这些人行事极为谨慎,我们目前毫无头绪。"
贾环皱眉,最近发生的事情看似偶然,却又像围绕着他编织了一张无形的大网。
于是说道:“务必仔细调查,切勿暴露我们的行动。"
皇城,大明宫的御书房内,弘武帝看着手中的奏折,心情沉重。
近年来天灾频发,今年更是遭遇大旱,尽管有红薯作为补充,但由于种植时间尚短,粮食供应依旧紧张。
他转头对侍立一旁的戴权说:“戴权,是不是朕真的失德,不配坐这个位置?否则为何天灾连年不断,难道这是上天对朕的惩罚吗?”
戴权赶紧跪下劝道:“皇上,您千万不可这样想。
您是我们见过最勤政的皇帝,历史上也少见这样的明君!”
弘武帝闻言有些生气地笑了:“你这老奴才,我只是感慨几句,哪里需要你来安慰我。
我不过是为今年的旱灾忧心,山东、河南等地粮食短缺严重,无数百姓挨饿,即便有红薯补给,也难以解决。
而且红薯还需留作种子,不能因一时之需而毁了长远利益。
想到这些,我整夜难眠。"
戴权深知这位皇帝对国家大事十分上心,堪称明君,于是小心翼翼地建议道:“皇上何不召见宁侯?他经商有道,或许能提供一些应对之策。"
弘武帝眼睛一亮,正要开口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跑到御书房门口,戴权喝道:“大胆奴才,什么事这么慌乱?惊扰圣驾,掉脑袋可不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