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阁内,元兴勋臣之首英国公李泰正与卫国公邓达、宋国公曹文忠商议事务,这时一名亲兵进来通报:“国公爷,兵部送来文书。"
李泰接过文书仔细查看,眉头微蹙,随后递给旁边的两人,三人看完后,他笑着说道:“贾环行事干脆利落,颇有大将之风。"
曹文忠冷笑一声:“他以为掌控京畿大营就能与我们抗衡吗?刚接手就将我们的人赶出军营,实在太过分了,真让人厌恶!”
卫国公邓达笑着说道:“曹贤弟何必生气?贾环和我们本来就不是一条路上的人,又何必在意他的看法?他提出的要求也不算过分。
当年京畿大营能够安置我们的人,是因为王子腾缺乏魄力,不然我们未必能成功。
即便现在不调整我们的人,他们在京畿大营也难以有所作为。"
英国公李泰笑着点头:“文忠兄,邓贤弟所言极是。
贾环是陛下扶持的军中势力,我们不宜做得太过,以免日后陛下威望加身,我们处境堪忧。
况且如今神京城步军统领衙门、西山十二团营以及丰台大营都在我们掌控之中,贾环不过是个初生牛犊的小子,又能掀起多大的波澜呢?”
宋国公曹文忠皱眉道:“李兄,正如你所言,贾环是陛下扶持的军中力量,若到那时陛下威震天下,军中还会有我们这些开国功臣的位置吗?”
邓达摇头笑道:“文忠兄,无论哪位皇帝都不会允许军中只有一种声音,而是会平衡开国勋臣与新兴功臣之间的关系,避免一家独大。
这才是治国之道!”
李泰也附和道:“邓贤弟说得对,只要我们稳住军队,远离皇室纷争,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贾环却无法置身事外,外界盯着他的眼睛太多了,一旦犯错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我们何必费心与他对抗,不如置身事外看戏如何?”
曹文忠冷哼一声,不再多言。
京畿大营。
兵部公文迅速批复,陈瑞文与马尚也顺利获得统领职位,至此京畿大营完全落入贾环掌控。
宁国府。
清晨,贾环醒来,身旁仍有幽香,但晴雯已不见踪影。
此时,晴雯端着温水进来,问道:“三爷醒了,要不要喝水?”
贾环转头看到小吉祥子和晴月仍在熟睡,不禁怜惜地对晴雯说:“不是让你多睡会儿吗?”
晴雯听后心中一暖,轻声说道:“若人人都像这两个丫头一样,谁来服侍三爷呢?三爷身边总得有人伺候才合适。
虽然三爷对我们很好,但我们也不能得意忘形。"说完,她便为贾环递上一杯温水。
贾环出门时轻轻拍了拍晴雯的臀部,晴雯的脸顿时红了,娇嗔道:“三爷!”
贾环却笑了:“你应该多跟小吉祥她们玩玩。
我在外奔波,不就是为了能让身边人过得开心吗?”
说完,他转身离开,晴雯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烁着光芒,能有这样一位主子真是她的福分!
贾环从亲兵那里训练归来,小吉祥和晴月早已起床,正低头接受晴雯的责备。
小吉祥看见贾环进来,立刻殷勤地搬椅子让他坐下,还将早餐摆在他面前,讨好地说:“三爷肯定饿了,快吃吧。"这让晴雯又好气又好笑。
在三人的嬉笑中,贾环吃完早饭,前往京畿大营点卯。
皇城。
大明宫养心殿,今日早朝,贾环也在武勋行列中,听着听着就打起了瞌睡,却被弘武帝一声怒喝惊醒。
只见皇帝将一份奏折摔在地上,脸色阴晴不定。
内阁大学士张廷玉出列道:“陛下莫怒,当初在江南试行官绅一体纳粮时,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后果。
只是没想到江南士族的 ** 如此激烈,差点酿成大祸。
是臣考虑不周,请陛下降罪。"说完,他躬身请罪。
弘武帝平复了一下情绪,缓声道:“此事与爱卿无干,全是江南地方官吏纵容所致。
朕也没想到他们会公然抗拒法令,难道真以为朕不敢对他们采取行动吗!”
越说越生气,竟猛地拍案而起。
户部尚书刘唐出列道:“陛下,依臣之见,不如暂时搁置新法,先安抚江南士绅,以后再慢慢解决。"随后有其他官员附和。
弘武帝闻言脸色更加阴沉,若新法暂缓,日后重新推行只会更困难,绝不能停止。
张廷玉道:“陛下切勿如此,否则前功尽弃。
新法必须推行,不能因有人反对就放弃,这关系到国家兴衰啊。"
刘唐质问张廷玉:"张相,若因新法引发民变,岂非让陛下陷入不义?"
贾环实在看不下去这些士绅为私利反对新法的态度,出班说道:"陛下,士绅仅占天下一小部分,即便他们掌控舆论与财富,也无法代表百姓。
他们反对新法,只因新法损害了世家利益。
只需惩治带头抗拒者,便能平息事态。"
刘唐严肃反驳:"陛下不可,此举只会激怒江南世家,后果难以预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