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听到这里,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贾环赶忙扶起她,笑着安慰道:“等我回来,一定给您请诰命!”
就在这个时候,小吉祥的声音传来:“二姑娘、三姑娘来了。"紧接着,迎春、探春、惜春,还有宝钗、宝玉一起走了进来。
宝钗见到黛玉时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林妹妹来得真快,比我们还早到一步。"
黛玉立刻回击道:“环儿护送我到扬州,我岂能不来?”
众人坐下后,宝玉对贾环说:“三弟,你此次出征务必谨慎,尽早凯旋归来。
这是我积攒的私房钱,你收着备用。"话音未落,身后袭人递上了一个包裹。
宝玉本是出于好意,但小惜春却不屑地讽刺道:“宝二哥说得倒轻松,按年龄来说,该是你去才对,怎么不见你代三哥去呢?”
宝玉听后,脸上露出羞愧之色:“我本来打算亲自前往,可是老祖宗不允许。"
迎春见宝玉尴尬,便温柔地对贾环说道:“环儿,你此次前往北辽路途艰险,一定要多加小心,一切以自身安危为重,我在家等着你平安归来!”
贾环笑了笑:“二姐姐放宽心,我一定会安全回来,还要给你撑腰呢。"
迎春看着贾环在离别之际仍挂念着自己,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却被迫踏上战场,内心悲痛万分,泪水在眼中打转。
贾环拍了拍迎春的手,走向探春身旁:“姐姐,我走之后,母亲就拜托你多关照了。
她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一直在牵挂你。"
探春听到这话,泪眼婆娑地点了点头,想到弟弟这一去或许再无相见之日,心中犹如刀绞般疼痛难忍,抱着贾环痛哭失声。
大乾九年,十二月初五,荣国府门外,贾环背着行囊向赵姨娘等人挥手作别,转身朝京畿大营走去,留下一道潇洒的身影。
然而,他并未察觉贾政站在远处,眼中泛起泪光。
大乾十年,三月初五,贾环一行人抵达北辽边境的扶风城。
因他是国公府子弟,刚入军中就被授予把总之职。
大乾军制规定:把总七品掌管五十名士兵,百户六品统率百人,千户五品负责千人,统领四品管理万人,指挥使三品指挥十万大军,主帅二品统领三十万至五十万不等兵力。
扶风城常年驻扎三十万军队,主帅为镇北侯王伦,全面掌控这三十万兵马,其下设三位指挥使,各分管十万部队。
贾环初来乍到,被分配到狂风卫第一营担任把总的下属,麾下有五十名士兵。
贾环经过强化的身体拥有十人之力,与罗刹人作战时极为勇猛,因表现突出迅速升任百户正六品,统领百人部队。
大乾与罗刹国的冲突逐渐加剧,一天,贾环率百人巡逻时遭遇罗刹游骑大队,在激烈的战斗中坚持到援军赶到,消灭敌人千余名。
尽管贾环力战负伤,仍因此晋升千户正五品,统率千人兵力,正式跻身大乾中层 ** 行列。
大乾十一年二月,罗刹人大规模入侵,战火升级。
贾环所部冲锋在前,屡建奇功,受到镇北侯赏识,再升统领正四品,掌控万人之众,成为北辽大营的重要将领。
同年九月,罗刹联军达八十万,其中五十万进攻扶风城,王伦面临巨大压力,一面坚守城池一面急报朝廷求援。
神京城内,弘武帝接到北辽急报后,前往太玄宫商议对策,获太上皇批准,从各地调集三十万大军支援前线。
荣国府一处幽静的小院里,黛玉正望着天空沉思。
紫鹃提醒她天凉风大,让她进屋休息,但黛玉心系远在战场的贾环,担忧他的安危与生活状况。
如今十三岁的黛玉已显出绝世风姿,不同于以往稚嫩的模样。
三年以来,因战事频繁,贾环毫无音讯,仅赵姨娘坚信儿子尚存,贾政则以为贾环已亡,只因战况紧张未得消息而深感歉意,对赵姨娘更加优待,这反而让王夫人对赵姨娘充满怨恨。
大乾十二年十月,罗刹国大举进攻扶风城,因兵力悬殊,扶风城战况危急。
三日激战后,守军伤亡惨重,城内仅剩不足二十万兵力,可见战事之激烈。
狂风卫指挥使在战斗中不幸中箭牺牲,贾环被镇北侯提拔为指挥使,晋升为正三品高级将领。
当天夜晚,王伦即派使者携带贾环升职及求援的奏折,以八百里加急送往神京城。
神京城的大明宫养心殿内,弘武帝阅看镇北侯的奏折时,得知一个月前已调遣离北辽最近的军队支援扶风城,相信不久就能抵达。
他相信只要镇北侯能坚持到援军到达,扶风城定能守住。
然而,当看到提升贾环为指挥使的奏折时,弘武帝皱眉问戴权:“荣国府派往北辽的是哪位子嗣?”
不久后,戴权入殿回复:“启禀陛下,荣国府派往北辽戍边之人是贾政的庶子贾环。"
弘武帝回忆起那个少年时期的英俊少年,眉头紧锁地问:“那年贾环才九岁,荣国府怎舍得派一个孩子上战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