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中,只见三台东方红牌收割机和两台铁牛55拖拉机轰隆隆开进了唐家村。村口的大爷大娘们可大吃一惊,真的有铁牛和收割机来啊,今年唐家村可算是扬眉吐气了,收夏粮得省多少心,少出多少力呀。
人群瞬间沸腾,老人们颤巍巍地摸着锃亮的钢铁履带,孩子们追着飘散的柴油烟嬉闹。王大柱这个黝黑的汉子眼眶发红,粗糙的手掌反复在衣襟上擦拭,才敢触碰收割机:"乖乖...这得顶多少把镰刀..."
爷爷唐铁山和奶奶赵红梅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自豪之情,仿佛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他们的宝贝孙女糖糖,简直就是老唐家的骄傲!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的眼中都流露出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他们不约而同地迈步走向人群的中央,准备好好享受一下别人对他们的赞美和吹捧。
人群中,人们纷纷向唐铁山和赵红梅投来羡慕的目光,嘴里不停地夸赞着唐柠。唐铁山和赵红梅听着这些溢美之词,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心里也像吃了蜜一样甜。
领头的老师傅叼着烟卷,从收割机上跳了下来打量着围观的村民:"你们谁是管事的?”
唐柠快步小跑上前,从挎包里飞速掏出10包大前门香烟:"师傅们辛苦了!我是试验站负责人唐柠。"她不动声色地将烟塞进老师傅手里,"这一路颠簸,师傅们先到大队部喝口茶,歇一会咱在开工。"
老师傅捏了捏烟盒厚度,脸色稍霁:"县里安排我们来支援夏收,一共就三天时间,你们自己安排,看我们这三天怎么配合。"
"足够了!"唐柠笑容灿烂,转头对看热闹的小虎喊:"去告诉大嫂,烧一锅绿豆汤!多放白糖!"
大队部里,唐柠给五个司机挨个递上浸过井水的毛巾:"各位师傅,今天要辛苦你们了......"
"小唐站长。"老师傅擦着汗,"听说你们最近要建养猪场?"
"可不是嘛!"唐柠顺势坐下,"我不仅是红星养猪场唐家村试验站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养猪场的联络员。正要请教您呢——"她从兜里掏出笔记本,"这种沼气池地基,用红砖砌够不够结实?"
这小姑娘不是一般人,小小年纪不仅能在养猪场当联络员,还负责一个试验站。正有心交好,这一问正中老师傅下怀。他摘下帽子侃侃而谈:"别老师傅了,太见外了,叫我杨师傅就行,要我说,这个沼气池要结实,还得在里面掺点青砖......"其他司机看杨师傅的样子,互相看了一眼,很自觉的也凑过来七嘴八舌。
趁热打铁,唐柠又拿出准备好的饭盒:"现在也没什么太多好东西招待,这是自家腌的酱黄瓜,配着手工馒头和鸡蛋,师傅们尝尝?"金黄的黄瓜片裹着辣椒末,香气扑鼻,让人食指大动。
"唔!够味!"年轻司机小王竖起大拇指。
唐柠抿嘴一笑:"我大嫂最拿手这个,回头给各位装几罐带走。"
师傅们一听,心中不禁暗暗赞叹,小唐站长聪明伶俐,而且懂得人情世故,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见。更别提唐家村村民也十分热情,这个年代的人淳朴,吃了拿了别人的,更要帮别人的事情给做好,三两下吃完饭就在大队长唐国强的指挥下下地工作了。
三台东方红收割机在麦田里轰鸣,钢铁履带碾过松软的泥土,锋利的割刀将金黄的麦秆齐刷刷切断。脱粒机“嗡嗡”作响,饱满的麦粒如雨点般落入麻袋,秸秆则被整齐地抛在后方,形成一条条笔直的轨迹。
王大柱站在田埂上,黝黑的脸上满是震撼:"乖乖,这一台机器,顶得上咱们全村壮劳力干三天!"
唐柠戴着草帽,手里拿着铁皮喇叭指挥:"大柱叔,安排人把麦子运到晒谷场!拖拉机来回拉,别耽误时间!"
"放心吧小唐站长!"王大柱吆喝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立刻跳上拖拉机后斗,一袋袋麦子被迅速装车运走。
晒谷场上,妇女们用木耙翻晒麦粒,孩子们赤着脚在麦堆里嬉闹,时不时被大人呵斥:"别踩!麦子要晒干才能装仓!"
唐国强擦了擦额头的汗,嘴角都咧开了,露出一口大白牙。往年夏收,村里人都累得直不起腰,今年有了收割机,效率翻了不止三倍。今年夏收结束,公社开大会,按照唐家村这个丰收情况,肯定不会是垫底的了,自己这个村长肯定要被表扬,总算能狠狠踩其他村长一头。
与此同时,试验站的建设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大哥唐建军正光着膀子,带着砌墙组的壮劳力们垒砖砌墙。红砖一块块垒起,猪舍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汗水顺着他的脊背往下淌,但他干得格外起劲。
"大哥,歇会儿吧!"唐柠递上水壶。
唐建军接过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抹了把嘴笑道:"不累!早点建好,咱们试验站就能早点养猪赚钱!"
小虎好奇地凑到砖墙边,伸手摸了摸:"大伯,这墙好结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六零我带系统为祖国创外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六零我带系统为祖国创外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