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日|多云
早上八点不到,我就到了公司。这几天汇报稿定稿进入倒计时,几乎每个流程、每项数据、每页PPT都要经过再三审核和润色。李倩已经调岗,办公室的节奏少了她以往那种“压迫感”,却也缺了种说不清的力量感。部门的同事也都在各忙各的,没人再提她。
我独自坐在电脑前,对着屏幕上一份行业数据分析图表发呆。她留下的U盘里有许多备注细节,一些明显是为了我而准备的。有的句子像是在提醒,有的像在告别。
“这页的图比例不能偏差太大,不然影响节奏。”
“演讲到第十三页时停两秒,别紧张。”
“最后一页的收尾语是重点,不要被气氛干扰。”
一字一句,像她亲口说的一样,出现在我脑子里。我忽然想起那晚她走出会议室前,对我说的那句:“我一直在看你。”
看我学习、看我成长、看我犹豫、看我挣扎,也看我终于撑起了原本属于她的位置。
上午九点半,副总临时通知我和另两个同事参与一场预备沟通会,准备向公司更高层汇报内容细节。是一次非正式但极为关键的内部演练。
我第一次站在那间会议室的中央,面对副总、财务主管、市场部经理,还有几位我平时几乎没机会接触的高层。李倩不在。
我开始汇报。
前十页,我甚至听到了自己声音在抖。但进入第十一页以后,随着节奏的掌控和对内容的熟悉,我逐渐找回了平静。到最后结束页那句“我们不惧趋势,我们主导趋势”的收尾语出口时,会议室里静了一秒,副总点了点头。
“整体逻辑清晰,节奏也不错。”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这样评价我。
会议结束后,副总叫住我:“李倩说得没错,你适合这岗位,也经得住锤炼。”
我点头谢过,但心中却翻涌不止。
午间,我没有去食堂。拿着盒饭在楼下花坛边吃了两口,就打开手机看U盘里还未阅读的一部分文件。文件夹最底下,有一个名为“后记”的文档。
“周磊:如果你看到这段,应该已经站在那个位置上了。我只是个渡你过河的人,而不是终点。但你要记得,别回头看太久,船会沉。你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只会埋头加班的自己了,好好站稳。”
最后一句是:
“我希望你未来的成就,不需要任何人的影子。”
我合上笔记本,眼角有些涩。没人看见,也没人知道,我此刻像被抽走了什么,又像获得了什么。
下午三点,我又进了一次审阅会,这次是与财务、法务交叉确认一些数字与表述合法性。李倩留下的模板果然经得起推敲,几乎没有太多修改意见。
回到座位,我打开微信,犹豫很久,终究还是点开了李倩。
我发:“今天第一次正式演练结束了,我按照你的提示都调整了。”
她很快回:“我知道。”
我怔了一下,又发:“你怎么知道?”
她回:“我猜的,因为你做得到。”
屏幕定格在那句话上,我忽然很想打电话过去,哪怕只是听一听她的声音。但我知道,不合时宜。
晚上八点,我没走。公司灯光渐少,外面冷风扑面,卷着细细的灰尘。我站在天台上抽了根烟,望着远处天际线下的霓虹。
李倩的影子仿佛依然还在,她的气场,她的指导,她说过的话,做过的决定,全都还笼罩在这个项目上。
可我已经明白,她不会再回来。
而我,也必须往前走。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毕业后打工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