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9日|多云
周日,公司照例不打卡,但这个阶段谁都不敢懈怠。
上午十点,李倩发来消息,说她在办公室梳理项目时间线,问我有空过去一趟没。我本打算洗完衣服出去剪个头发,看到消息后立刻回:“我马上来。”
赶到办公室时,只有李倩一个人在。她换了身休闲装,牛仔裤配白毛衣,头发松松束着,带着点生活化的亲切感。她桌上摆着一杯咖啡,电脑屏幕上是排布整齐的流程图和客户跟进表。
“我想重新调整一下节点,把年末前能完成的全部提前,这样元旦后就能直接进入客户结项阶段。”她边讲边指着流程图,“你的分析模块这两天表现不错,我把你单独拉出来做一个数据模块的小负责人,行不行?”
我听得心里一震:“我……当然行。”
李倩没说话,只是笑了笑,点头记录在她的备忘录里。
随后她打开会议纪要草稿:“这个版本等下你来讲讲,我今天想试试看你单独在内部会上讲解,先从我们自己团队练习起。”
我点点头,把文档下载下来开始准备稿子。她坐在一边一边改PPT,一边时不时看看我,偶尔问一句:“你昨天回去睡得还好吗?”
“挺好,就是下雨了。”
中午她叫了外卖,是两份牛腩饭,还特地点了多一份木耳炒鸡蛋。我拿过来时,她对我说:“上次听你说喜欢吃这个。”
一个小小的细节,却让我心头一震。那一刻,我甚至觉得她也在默默记着我的喜好。
午饭后,我们在会议室做了一次模拟发言练习。李倩坐在台下,看着我一段段讲解,时而点头,时而举手打断提醒:“这里停顿一下。”“这句语气要有变化。”“你别只念稿子,要抬头看看听众。”
我照做,她也不厌其烦地调试我的节奏。等讲完一轮,她笑着说:“不错,比上次更自如了。”
下午三点半,例会开始。我按照安排汇报了数据分析阶段的进展、存在问题以及接下来的优化建议。台下大多数人都静静听着,唯有魏鹏坐在角落,嘴角带笑,一双眼睛盯着我,又时不时瞟向李倩。
讲完后李倩补充了两句,便结束发言,开始安排下阶段任务。她正式点名:“周磊负责数据组的对接,后续文档、更新由他主导。”
此话一出,魏鹏耸了耸眉,没说话,但从他离开会议室前对我那意味深长的一笑中,我知道他脑子里在打什么算盘。
果不其然,晚上我在打印资料时,魏鹏凑上来,说:“啧,你小子最近风头不小啊,连数据组都你说了算了。”
我装傻:“是临时安排吧,李姐说数据部分她不太熟。”
魏鹏笑笑:“哦?她啥时候不熟过了?你以为我不懂她什么意思?别紧张,我又不是说你们有什么。”
他那语气,让人更觉得话里有话。
我低头继续打印,没接话。
他却没走远,继续说:“你啊,最好别真当回事。有些人不是你能碰的。”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还是没回嘴。他拍拍我肩膀,走了。
那一晚我一个人留下加班,李倩从办公室出来时见我还没走,问了句:“你在整理今天会议材料?”
我点头:“顺便把数据再清理一遍。”
她沉默片刻,忽然靠近几步,语气低下来:“别听他们说什么。你现在做的,是你该得的。”
我愣了一下,看着她那张认真却温和的脸,心里像忽然按下某个开关。
我想了想,小声说:“你是不是有事在避着我?”
她一怔,随即垂下眼,轻声说:“没有,我只是怕你想太多。”
“可我现在已经在想了。”我回。
她没再说话。
楼道里灯光昏黄,窗外风吹过玻璃发出轻响。我看着她站在门口的身影,心中酸涩又期待。
这一刻,我们之间隔着的,不只是职位与距离,还有种更难以言说的界限。
她最后说了一句:“元旦那天聚餐,可能会有些变化,到时我提前告诉你。”
然后她走了。
我坐在会议室,望着电脑屏幕发呆,心里一团乱麻,却也不愿停下手头的工作。
这种心情,大概叫“想靠近,又怕太近”。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毕业后打工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