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7日(晴) 郑州郑东新区四期项目 / 初次接触图纸
早上六点半,刚睁眼手机就响了,是黄队打来的:
“你今天别跟我去仓库了,直接去B栋楼下,杨工找你有事。”
我还没完全清醒,迷迷糊糊答应了。洗漱完往施工区走,一路看见项目里人还没完全散去观摩的疲态,但领导们的面孔已经没影了。
B栋是在整个工地南侧,结构已经封顶,正处于二次结构和内装初期阶段。我到的时候,杨工正站在楼下,手里拿着一份A3图纸,叼着烟。
“你就是那个做PPT做得不错的小伙子?”他盯着我问。
我点点头,不敢多话。
他把图纸往我手里一塞:“B栋三层的隔墙样板出问题了,砌墙方向和布线冲突,你带两个民工过去,拆掉两面墙,下午一点之前重新砌好。”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光看图纸我都费劲,更别说现场判断哪面该拆。
我硬着头皮问:“能不能再确认一下是哪两面?”
杨工看了我一眼,烟头一弹:“你是个打杂的,还是要学东西?图纸会看吗?”
我摇摇头。他笑了笑:“那今天就学,不会就问,但三点前必须搞定,不然晚上你自己跟项目经理交待。”
说完,他就走了。
我拿着图纸跑上三楼,现场墙体已砌至腰高,电工师傅也在埋设线管。一问,才知道本该开设门洞的地方被砌死了,原始图纸和深化图纸存在矛盾。
我找了个靠角落的位置,把图纸摊开,蹲在地上仔细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独自面对这些复杂符号和线条。什么“370隔墙”“200保温层”“吊顶留缝”……脑子里一团糊。
但我知道这就是跳出“打杂”的第一步。
我跑下楼,找到黄队问能不能派个懂砌筑的老工帮我看图。他安排了个叫高师傅的老师傅,干了十几年活,一看就明白了。
“这面墙得拆,电箱安装预留反了;那面墙角也不对,得往左挪三十公分。”
高师傅说得利索,我赶紧记在小本上,跟几个工人沟通完,他们二话不说开始动手。
拆墙时粉尘四起,我戴着口罩在旁边捡砖头,一边拍照,一边画草图。拍给杨工确认。他在微信里回了两个字:“可以。”
我长出一口气。
中午吃饭时黄队找我,说:“你干得不错,杨工说你小子有脑子。”
我苦笑:“我只是不想把责任扛在自己头上。”
“这就对了,你记住一句话:凡是没弄清楚之前,都不要动手;一旦决定动了,就必须对得起所有人。”
我记下了这句话。
下午两点半,B栋三楼的样板墙按修改图砌完,电工重新布好线,现场拍照留档,我再把照片整理发到资料组,许可欣虽然已经回市建委,但她还回我微信说:“图纸上处理得比以前的人专业。”
我回了一个“谢谢”,没多说。也许别人觉得这没什么,但对我来说,这是一次“自我接管”的开始。
晚上回到宿舍,我累得瘫在床上。回想这一整天,图纸的每个细节都像长在脑子里似的。
这行,就是靠细节活命的行当。你不懂,没人笑你;但你不学,就永远干不了大事。
而今天,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对得起这份图”。
也许,真正的改变,就在这一次次“主动承担”中慢慢发生。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毕业后打工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