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行秋赶忙把伞又塞了回去,乐声照常响起,但也不知是因被打了岔,还是云先生开始就有点高估自己了,总之此后再无果可言。
无奈,三人也只得收拾收拾,再度前行。
这之后倒没啥插“曲”,直到路途转而上坡,再没了水汽氤氲,熟悉的告示牌却又回来了:
* 请于此处还伞。
旁边也有一个大大的伞筒,不过是空的,也不知他们三人正好是第一批用了这伞的呢,还是其他人正好都不太“诚信”。
反正这三位不会成为后者,依其言,两把伞被插了回去。
之后路途中的种种经历遭遇先不论,却说几人一致同意,稍稍换条路返程之时:
“哆瑞咪发梭拉西哆~”
“我去,一架嵌进山体里的琴?这次还真是不虚此行,回去高低得找家里要个考古队来搜罗搜罗。”
本以为这也是塑像,没想到行秋一手欠,还真把它按响了。
嗯,话又说回来…就裸露的部分和音色而言,也一点不像现在璃月的风格。
而这岩壁深厚致密,能这么自然的卡在其中而保留功能的乐器,莫非是…古代遗留的文物?
嘿…很遗憾,璃月的文物保护意识尚未普及开来,所以有这想法的行重二人非但不避着,反而更有兴致的“叮叮咚咚”乱弹起来了。
想想看,保不准这玩意啥时候被收进博物馆后,自己能吹上一句“老子当年亲手弹过这玩意”呢?
这说法很有道理,你看连云堇都插起行秋的队,凑上来弹了。
“哆梭拉哆…”
诶不对?听这音律…
“云堇,你来真的???”
没错:还是得益于行重二人的一通乱按,对乐理再熟悉不过的云堇突然想通了刚一直困惑的某个点——为什么那阵音乐听着如此奇怪。
不同地区,不同乐器音色会有很大差别,有些乐器甚至特殊到其发音完全无法被其他乐器以对应键位复刻,很明显,和她熟识的璃月乐器相比,刚刚那阵乐声来自后者。
但用眼前这架琴…
…熟悉其弹法的过程是有些磕磕绊绊,而那阵乐声只是听过几遍,一一尝试,难免有所错漏。
但凭借那种奇妙的感觉…尽管没能还原全曲,她也断断续续地把开头几段弹了出来。
事实上,她本还想继续发挥的,可就在她还原到某个“哆”时:
“窸窸窣窣…”
…周围竟全震颤起来。
对面的崖壁…打开了???
喜欢以UT的形式通关原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以UT的形式通关原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