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接续撤离刘圩子庄园的场景,并点明“练兵场”这个集合点,同时融入北宋平民早起的生活习惯带来的紧迫感:
---
刘家庄园内,死寂取代了短暂的喧嚣。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到令人窒息的血腥味以及谷物被践踏扬起的粉尘气息。摇曳的火光将残破的庭院映照得如同鬼蜮,这些护院壮丁的反抗在几个正规军老手这里简直就是笑话,没有多余的招式。有的都是招招毙命的动作,绝对不带拖泥带水的。地上横七竖八倒伏着护院庄丁和闻声赶来的刘家管事、仆役的尸体,鲜血在青石板上肆意流淌,汇聚成暗红色的小溪。
杨靖站在前院中央,手中的战刀斜指地面,粘稠的血浆顺着刀尖缓缓滴落,在脚下积成一小滩。他微微喘息着,胸口起伏,但眼神却如同亘古不化的寒冰,扫视着这座刚刚经历屠戮的庄园。小五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在几处厢房和角落一闪而逝,伴随着几声极其短促、几乎被风声掩盖的闷哼和重物倒地的声音。他在执行最后的“清理”。
老丁快步从后院方向走来,身上也沾染了些许血迹,但神情依旧沉稳,压低声音快速汇报:“头,粮仓和银窖已经搬空,四辆马车一架牛车,都装得满满当当,停在庄子北边的野林子里,赵胜在那儿看着。牲口蹄子包了麻布,动静不大。今天把几家靠得住的亲戚弟兄都叫来了,都是熬不住的苦哈哈。东西太多怕时间来不及,另外大家都想跟着头儿有个奔头”。
杨靖点了点头,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目光扫过主宅那扇紧闭的、雕花繁复的朱漆大门,里面似乎还有微弱的、压抑的哭泣声传来。他没有丝毫犹豫,只吐出冰冷的指令,每一个字都带着铁锈和血腥的味道:
“走。”
“不留活口。”
“清理完人,小五马上通知赵胜。”
“四更前必须结束。”
“到**练兵场**集合。”
“练兵场”三个字,让老丁的眼神微微一凝。那是县城外废弃多年的旧校场,荒草丛生,断壁残垣,曾是本地厢军操演的地方,也是他们这些军户子弟年少时摸爬滚打、幻想过驰骋沙场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们这群“叛贼”的集合点。这其中的讽刺意味,浓得化不开。但他没有丝毫质疑,立刻应道:“明白!”
话音未落,小五瘦小的身影如同狸猫般从主宅侧面的阴影里滑了出来,手中那把匕首的锋刃上,正有一滴粘稠的血液滑落。他对着杨靖和老丁,干脆利落地做了个手势——那是表示“清除完毕”的军中暗号。随即,他身形一闪,便朝着庄子北面野林子的方向,无声无息地潜行而去,去通知赵胜撤离。
杨靖不再停留,转身便走,高大的身影穿过燃烧的廊檐,跨过地上的尸骸,朝着庄园大门外浓重的夜色走去,步伐沉稳而决绝。老丁紧随其后,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刚刚被血洗礼过的奢华之地,眼神复杂,最终也化为一片冰冷的漠然。
**四更天(凌晨1点至3点)。**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最寒冷的时刻。但对于大宋的平民百姓,尤其是那些依靠劳作糊口的农人、小贩、匠户而言,这已经是需要起身准备一天生计的时候了。
在距离刘圩子不算太远的邻近村落,已有零星的灯火在黑暗中亮起。勤快的农妇已经开始摸索着起床,准备生火熬粥,给即将下地的男人准备简单的饭食。鸡舍里,敏感的雄鸡似乎嗅到了空气中那不同寻常的血腥和焦糊气息,开始发出不安的、断断续续的啼鸣。更远处,通往县城的大路上,依稀可以看到几点微弱的灯火在移动——那或许是赶早进城贩卖果蔬柴薪的乡民,正推着吱呀作响的独轮车,在寒风中瑟缩前行。
时间,像悬在头顶的利刃,一分一秒地迫近!
杨靖和老丁的身影如同两道融入夜色的轻烟,迅速远离了那片血腥冲天的庄园。他们专挑偏僻无人的荒径野路疾行,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在战场上练就的脚力,将身后那片火光和死亡远远甩开。
当他们抵达废弃的练兵场时,小五和赵胜已经先一步到了。四辆马车和一辆牛车静静地停在残破的辕门阴影下,拉车的骡子和牛都套着嘴笼,显得异常安静。车上堆满了鼓鼓囊囊的麻袋(粮食、布匹)和几个沉甸甸、上了锁的木箱(金银细软、交子票据),用油布草草覆盖着。
赵胜正焦躁地原地踱步,看到杨靖和老丁的身影出现,立刻迎了上来,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兴奋:“头!老丁大哥!东西都在这儿了!刘家那老狗几十年的家底,全在这儿了!哈哈!够咱们兄弟吃用一辈子了!”
小五则警惕地蹲在一截倒塌的石墩上,像只机警的夜枭,耳朵竖着,眼睛扫视着练兵场四周的荒草和远处官道的方向。
练兵场里一片死寂。残破的土墙在惨淡的月光下投下扭曲的阴影,半人高的荒草在夜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无数冤魂在低语。曾经操练喊杀声震天的校场,如今只剩下断折的兵器架、废弃的箭靶和深深的车辙印迹,被荒草半掩着,诉说着被遗忘的武备和衰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宋枭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宋枭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