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这,就是以战养战,以工商强军备的阳关大道!请问诸位,这笔账,我们是做,还是不做?!”
整个奉天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木板上那清晰而震撼的数字惊呆了。他们第一次知道,战争,原来还可以这样“算”!原来那些不起眼的兵器,竟能创造出如此惊人的财富!
他们所有的“道义”与“祖制”,在“一年三十万两白银”这个实实在在的数字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如此不切实际。
解缙呆呆地看着木板,喃喃自语:“以商养战……以利强国……原来……还可以这样……”
方孝孺紧闭着双眼,身体微微颤抖,他一生信奉的“重农抑商”的理念,在这一刻,被彻底动摇了。
而那些原本还在摇摆的中间派官员,此刻看向朱雄英的眼神,已经充满了狂热的敬佩。这位皇太孙,不仅有理想,有远见,更有将理想变为现实的、无可辩驳的“方法论”!
御座之上,朱元璋的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他死死地盯着那块木板,那双深邃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好小子!咱只想着怎么省钱,你却想着怎么给咱挣钱!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知道,是时候了。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阶下神色各异的群臣,最后,落在了那个独自一人,却仿佛光芒万丈的长孙身上。
“都听见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孙的这笔账,你们谁还想反驳?”
无人敢应。
“好。”朱元璋点了点头,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没有直接宣布结果,而是用一种看似中立,实则偏袒到了极致的语气说道:
“任尚书、方学士所虑,乃是为国之根本,是老成谋国之言,咱听进去了。蓝将军所忧,乃是军心士气,是百战之经验,咱也记下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但,太孙之策,算的是万世之账,谋的是百年之利。其心,其智,其勇,咱,信得过。”
他走到朱雄英身边,亲手扶住他的肩膀,用一种近乎于宣告的语气,对着满朝文武说道:
“咱老了,脑子也跟不上你们这些年轻人了。这大明的未来,终究是他们的。”
“此事,就这么定了。《军备整饬与武库革新法案》,准奏!”
“皇家军工总署,即刻筹建!所需钱粮、人力,户部、工部、兵部,一体听从太孙调度!但有推诿掣肘者,以贻误军国大事论处,杀无赦!”
圣心独断,力排众议。
这已经不是商议,而是命令。是朱元璋用他开国帝王的绝对权威,为自己最疼爱的孙子,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陛下圣明!皇太孙殿下千岁!”
以徐达为首的勋贵和支持新政的官员,率先跪倒,山呼之声,响彻大殿。
方孝孺与蓝玉等人,面如死灰,也只能不甘地跪下,叩首领旨。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大明的历史,将沿着一条他们完全无法预测的道路,滚滚向前。
而朱雄英,站在皇爷爷的身旁,迎着无数复杂的目光,神情依旧平静。
他知道,朝堂上的胜利,只是理论上的胜利。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这宏伟的蓝图,化为现实。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