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棣在东瀛的寒夜中重定心神,应天府的皇城,正沐浴在胜利的辉煌与喜悦之中。
神机营北伐大捷、台湾归附、海外诸藩初见成效……一连串的好消息,让大明朝的声威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奉天殿的大朝会上,气氛热烈,群臣激昂,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一股“天朝上国”的自豪。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看着阶下济济的人才,听着耳边山呼海啸般的颂圣之声,这位铁血帝王的心情,也是前所未有的舒畅。他对身侧的皇太孙朱雄英投去满是赞许的目光。这一切的开端,都源于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
朝会以对北伐有功将士的封赏拉开序幕。金银、绸缎、爵位,如流水般赏赐下去,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就在这声望达到顶峰的时刻,朱雄英迈步出列,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皇太孙,从不无的放矢。他每一次在朝堂上的发言,都意味着一场变革的开始。
“启禀皇爷爷,”朱雄英的声音清朗而沉稳,响彻整个殿宇,“北伐大捷,台湾归心,固然可喜可贺。然,孙儿在复盘战事、规划军需之时,却发现我大明军备之中,存在着三大痼疾,若不革除,恐成未来肘腋之患。”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陡然一变。武将们面露不解,文官们则竖起了耳朵。
朱元璋微微颔首:“讲。”
“其一,曰**‘标准不一’**。”朱雄英朗声道,“我朝卫所遍布天下,军械多由各地自行打造。以火铳为例,从铳管口径、枪身长度,到机括构造,各地皆有不同。如此一来,弹药无法通用,零件无法互换。战场之上,一旦军械受损,便只能沦为废铁。一支军队,竟有数十种‘口径’,此乃军备之大忌!”
“其二,曰**‘生产分散’**。”他继续说道,“各地兵仗局,规模小,工匠少,技艺参差不齐。所造军械,质量难以保证。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吏与军中将领相互勾结,偷工减料,中饱私囊,以劣质兵器充数,视我大明将士性命如草芥!此风不除,国法何在?”
“其三,曰**‘研用脱节’**。”朱雄英的目光扫过工部与兵部的官员,“格物司虽已研制出新式火炮、火铳,但从图纸到量产,再到装备全军,耗时日久,阻碍重重。研发归研发,生产归生产,使用归使用,三者互不统属,致使我军最先进之技术,无法在第一时间转化为最强大的战力!”
三大弊病,被朱雄英剖析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在场的大臣,尤其是兵部、工部的官员,无不额头冒汗,心头震动。这些问题,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却从未有人敢如此系统性、如此尖锐地摆在台面上。
“为革此三弊,强我大明军备,为未来经略四海打下万世不拔之基石。孙儿斗胆,草拟一份**《军备整饬与武库革新法案》**,请皇爷爷与诸位大人御览!”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疏,由内侍呈上御案。
朱元璋展开奏疏,一目十行地看下去,原本舒展的眉头,渐渐凝重,眼中精光闪烁。
朱雄英则继续阐述他的宏伟蓝图。
“此法案之核心,亦有三点,正对三大弊病!”
“第一,推行‘标准化’!儿臣请求,由格物司、工部、兵部联合成立‘大明皇家军械总局’,即刻着手制定我朝第一部《军械营造法式》。从一根长枪的枪头配重,到一门火炮的铜铁比例;从一张弓弩的拉力磅数,到一支火铳的所有零件尺寸,全部形成统一的、不可更改的制造标准!自此之后,大明军械,皆由此法式出!”
“第二,实行‘集约化’!孙儿奏请,裁撤各地冗余、低效之兵仗局。另择京师、江南、湖广三处水陆交通便利、资源丰沛之地,倾国之力,建立三座超大型的‘皇家军工总署’!集采矿、冶炼、制造、测试于一体!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集中于此,用最优良的材料,以流水线之法,大规模生产标准化军械。如此,既可保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更可杜绝贪腐!”
“第三,达成‘专业化’!”朱雄英的声音愈发铿锵有力,“孙儿奏请,将格物司下属的‘军工所’,正式独立为**‘军械研究院’**!专司新式武器之研发与改良。研究院与军工总署直接对接,形成‘研产一体’之联动。凡研究院之新成果,立刻便可在军工总署进行试制;凡军中将士之实战反馈,亦可立刻传回研究院进行改进。让技术与战争,再无隔阂!”
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
研产一体!军工复合体!
这已然不是简单的军备改革,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以工业化思维对整个大明军事后勤体系的颠覆性重塑!
奉天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朱雄英这宏大到近乎疯狂的构想给镇住了。他们仿佛看到,一个庞大、高效、不断自我进化的战争机器,即将在大明的土地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朱元璋手握奏疏,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的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大明的军队,装备着完全相同、可以随时更换零件的火铳,在战场上形成永不停歇的火力网。
他看到了三座如同巨兽般的军工厂,日夜不息地吞吐着铁水与火焰,将一船船标准化的铠甲、刀枪、火炮运往前线。
他看到了最聪明的头脑与最勇敢的战士紧密结合,大明的武器库里,永远藏着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下一代”神器。
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一支真正无敌的军队!
然而,就在他激动得几乎要当场拍板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殿上的寂静。
“臣,有异议!”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