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杆自登州,跨过了渤海,指向了辽东半岛。
“海路两日,可抵辽东金州卫。至此,我军已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了整个华北的正面战场,出现在了敌人的侧后方。”
“从金州卫出发,一路向北,直插北元在辽阳的统治核心,或是他们与东瀛旧势力勾结的秘密港口!”
“皇爷爷请想,当北元主力还在山西耀武扬威,以为我大军尽在长城之内时,一支从天而降的神兵,已经端了他们的老巢,烧了他们的粮仓,斩了他们的首领!届时,军心大乱,后路被断,那盘踞在山西的数万敌军,将何去何从?”
“他们将变成一群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我大同、太原之守军,可从容出击,与宣府、蓟州之兵,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其一网打尽!”
“此战,我们打的不是消耗战,不是对攻战,而是一场信息差的战争!是一场时间差的战争!是用我们最强的机动力,去攻击敌人最脆弱的软肋!”
朱雄英的推演,环环相扣,逻辑缜密。他将地理、后勤、兵种、战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构建了一个看似疯狂,却又在理论上完全可行的作战计划。
武英殿内,一片死寂。
徐达的呼吸变得粗重,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支奇兵在雪夜中奔袭,在黎明时分发起突袭的壮丽景象。
刘伯温缓缓睁开眼,眼中满是惊叹。这份计划,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兵法范畴,它蕴含着一种全新的战争哲学。
朱标的脸上,则写满了担忧。他为儿子的奇思妙想而骄傲,却也为其中的巨大风险而心惊。
最终,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朱元璋的身上。
这位大明帝国的开创者,久久地凝视着沙盘,那双深邃的眼中,风云变幻。他看到了风险,巨大的风险。但他也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足以改变国运的巨大机遇。
他想起了自己当年,仅率数百人,渡江奇袭采石,一举奠定霸业的往事。
那不也是一场豪赌吗?
许久,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落在朱雄英那张年轻而坚毅的脸上。
“雄英,你告诉咱,这支奇兵,谁来统帅?”
朱雄英毫不犹豫地答道:“神机营指挥使,周观。此人忠勇果决,深谙新军战法,大同之战,已证明其能力。由他统帅,孙儿放心。”
“好。”朱元璋点了点头。他没有选择自己熟悉的那些老将,而是选择相信孙子的眼光。
他最后问道:“此策若成,固然是盖世奇功。可若是……败了呢?”
“若败,”朱雄英迎着皇爷爷的目光,一字一顿,声如金石,“孙儿,与周观,及神机营三千将士,共死国难,绝无怨言。所有罪责,由孙儿一人承担!”
朱元-璋盯着他,看了许久许久。
终于,他猛地一拍沙盘,发出一声巨响。
“准了!”
他眼中爆发出滔天的豪情与决断。
“咱就陪我大孙,赌这一把国运!”
“传旨!即刻命工部、兵部,全力配合!三日之内,咱要看到第一批‘追风战车’下线!十日之内,神机营必须完成所有战前准备!”
“告诉他们,咱朱家的江山,不是守出来的,是打出来的!这一战,若胜,咱要让北元从此绝种!要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明的天威,到底有多盛!”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