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一条经嗣这宏大而阴狠的计划震惊了。这不是简单的政治投机,这是要从根基上彻底颠覆现有的秩序,将整个日本拖入一场以“尊王攘夷”为名的巨大漩涡。
“此计……太过冒险。”一位公卿喃喃道,“万一那些大名不听号令,反将我等密使献给幕府或是明军,如之奈何?”
“风险,自然是有的。”一条经嗣坦然承认,“但富贵,从来都是险中求。难道诸位,就甘心看着我等传承千年的家业,被武夫和蛮夷彻底断送吗?是跪着生,还是站着死,甚至……重新站上这个国家的权力之巅,全在今日一念之间!”
他最后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众人心中最后的犹豫。对武家数百年的积怨,对明军的恐惧,以及对恢复昔日荣光的渴望,这三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压倒了理智与胆怯。
“源氏长者所言极是!”二条家主第一个站出来,躬身行礼,“我二条家,愿奉摄政殿下之命,万死不辞!”
“我九条家附议!”
“近卫家亦然!”
看着一个个俯首的同僚,一条经嗣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知道,这盘以天下为棋局,以皇权为旗帜的赌局,他已经成功地开局了。
---
暗流涌动
就在京都的秘密会议结束之后,一股无形的风暴开始酝酿。
数日之内,从京都出发,无数伪装成僧侣、商人、游方艺人的密使,带着一条经嗣的亲笔信和天皇的口谕,奔赴全国各地。
在纪伊国的根来寺与高野山,僧兵集团的头领们收到了一份来自朝廷的巨额捐赠,以及一封密信。信中详述了明军在九州的“暴行”,并暗示,若能举起“护法”大旗,事后天皇将敕封其为“护国仁王寺”,地位将远超所有禅宗大寺。
在东北,伊达政宗的军营中,一位自称来自京都五山禅僧的雅士,在与伊达政宗品茶论道时,不经意地提起:“闻奥州之龙,乃桓武平氏之后,血脉高贵,远非源氏旁支的足利可比。若当今天下有难,能匡扶皇室,重振朝纲者,非龙君莫属。”这番话,让原本就作壁上观的伊达政宗,心中泛起了更深的波澜。
而在西国,刚刚因与上杉宪实闹翻而满腹怨气的毛利元就,也迎来了一位来自京都的“亲戚”——一位与毛利家有姻亲关系的下级公卿。他带来的,是一份更为赤裸的许诺:只要毛利家愿意第一个竖起“尊王”大旗,待功成之日,整个西国十一州,皆可划为毛利家的“管领”之地,由天皇敕令,名正言顺。
与此同时,一场宗教层面的舆论战,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国。各地与公家关系密切的神社和寺院,开始绘声绘色地向信徒们宣讲“明寇”的可怕。
宗教宣传要点
| 宣传主题 | 具体内容 | 目标受众 |
| 佛敌神仇 | 描绘明军是无信仰的蛮夷,其火炮轰鸣,惊扰神佛安宁,是上天派来考验信徒的魔军。 | 普通民众、虔诚信徒 |
| 秽土入侵 | 宣称明军踏足的土地皆成“秽土”,神明不再庇佑,将导致瘟疫、饥荒和灾难。 | 农民、地方豪族 |
| 护法圣战 | 号召所有信徒拿起武器,保卫家园,驱逐“魔军”。宣称战死者可立地成佛,往生极乐净土。 | 僧兵、浪人、武士 |
| 神风再起 | 重提蒙元入侵时“神风”相助的旧事,预言只要全民一心,众神必将再次降下神迹,消灭外敌。 | 全体国民,增强信心 |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立竿见影。原本因为幕府征召而产生的厌战情绪,迅速被一种狂热的宗教激情所取代。许多地方的农民和浪人,甚至自发组织起“一揆”,手持竹枪,宣誓要与“佛敌”战斗到底。
---
博多之惊
博多湾,东瀛总督府。
朱棣的心情本该是极好的。他精心布置的“分化瓦解”之策,已初见成效。武田军“称病”,伊达军“观望”,毛利与上杉内讧,所谓的十三家大名联军,已是名存实亡。
然而,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送来的一份最新情报,却让他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这份情报极为零散,不成体系。
“报,我军在肥前国一处村庄征粮时,遭数百村民手持竹枪、粪叉围攻,高喊‘诛杀佛敌’。”
“报,潜入畿内地区的探子回报,近期京都各大寺庙香火鼎盛,僧侣公开宣讲明军乃‘天魔降世’,煽动信徒反抗。”
“报,有可靠消息,公家五摄政之首的一条经嗣,近期频繁秘密召见各地寺社的住持,并有大量黄金从其府库中流出,去向不明。”
“最重要的一条:一名被我们策反的下级武士称,他亲眼见到一位头戴乌帽的京都来使,进入了毛利元就的营帐,彻夜未出。”
朱棣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情报铺在桌上,眉头紧锁,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安感涌上心头。他将目光投向身旁的姚广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