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内外,死寂与喧嚣被一道宫门无情地分割。门外是无数宫人压抑的啜泣与惶恐的脚步声,门内,则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沉寂。
马皇后静静地躺在凤榻之上,昔日那双总是含着慈爱笑意的眼眸紧紧闭着,面色灰败中透着一丝诡异的青紫,嘴唇干裂,呼吸微弱得仿佛风中残烛,随时都会熄灭。榻边跪着一圈太医院的御医,为首的院使刘守正满头大汗,三根手指搭在皇后的腕脉上,良久,却只是颓然地垂下头,满脸绝望。
“怎么样了?皇后到底怎么样了!”
一声暴雷般的怒吼从殿外传来,身着赭黄常服的朱元璋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雄狮,大步闯了进来。他双目赤红,一把揪住刘守正的衣领,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力道大得几乎要将对方的骨头捏碎。
“回……回皇爷……”刘守正吓得魂飞魄散,话都说不利索,“娘娘……娘娘她……是……是气血攻心,心脉衰竭之兆……臣等……臣等已用参汤吊命,金针渡穴……但……但脉象虚浮,如游丝断续……臣……臣等无能!”
“无能!”朱元璋猛地将他甩在地上,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咱养你们这群废物,一年耗费百万钱粮,到了关键时候,你们就只会说一句‘无能’?咱要你们何用!”
皇帝的雷霆之怒下,满殿御医跪伏于地,瑟瑟发抖,噤若寒蝉。谁都看得出,皇后娘娘这次,恐怕是真的熬不过去了。
朱标与常氏紧随其后赶到,看到榻上母亲的模样,朱标这位仁厚的太子眼圈一红,险些站立不稳,被旁边的常氏一把扶住。常氏自己也是大病初愈,脸色苍白,此刻更是心急如焚,望着婆母,泪水无声地滑落。
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只有一个人,异常地冷静。
朱雄英站在人群之后,小小的身躯被大人们的身影所遮蔽,但这并未影响他的观察。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没有去看那些哭天抢地的宫人,也没有理会那些束手无策的太医,而是死死地盯着躺在床上的皇祖母。
*面色灰败,口唇紫绀,呼吸短促且不规律……*
这些不是中医里笼统的“气血攻心”,这是典型的急性心血管事件症状!结合皇祖母的年纪和近期的劳累,朱雄英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现代医学名词——急性心肌梗死,并已引发心源性休克!
太医们用的猛药参汤,看似在“吊命”,实则是在增加本已不堪重负的心脏的负担,无异于饮鸩止渴!再这样下去,皇祖母不出半个时辰,必将……
不!绝不!
朱雄英的心脏猛地一缩,一股前所未有的决绝涌上心头。上一世,他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这一世,他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他绝不能再重蹈覆覆辙!
他深吸一口气,从人群中挤了出去,清脆而坚定的声音,在这压抑的宫殿里,显得格外清晰。
“皇爷爷,孙儿有办法!”
一言既出,满室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身上。朱元璋愣住了,朱标也忘了悲伤,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英儿,不许胡闹!”朱标下意识地呵斥道,他以为儿子是急糊涂了。
刘守正等一众太医更是面面相觑,一个年长的太医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与不屑:“太孙殿下,医道乃悬壶济世之学,博大精深,非同儿戏。皇后娘娘的病症,我等穷尽毕生所学尚且束手无策,殿下您……”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一个黄口小儿,懂什么医术?这是在拿皇后娘娘的性命开玩笑!
朱雄英没有理会他,只是径直走到朱元璋面前,仰起头,目光灼灼地直视着自己这位暴怒中的皇爷爷。
“皇爷爷,太医们说皇祖母是气血攻心,心脉衰竭。孙儿却以为,此言大谬!”
“哦?”朱元璋眼中的怒火稍稍收敛,代之以一种审视的锐利,“那你说,你皇祖母得的是什么病?”
“皇祖母之症,病根不在‘心’,而在‘脉’!”朱雄英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是心之脉络被‘瘀血’所堵,如同河道被淤泥阻塞,导致心血不通,百脉不畅。心,欲动而不能,故而衰竭。太医们用参汤峻补,如同向一条已经堵塞的河里强行灌水,只会让河道崩决,加速皇祖母的危殆!”
他用最通俗的比喻,将现代医学中“冠状动脉栓塞”的原理,转化成了古人能够理解的“血脉瘀滞”之说。
此言一出,太医们顿时哗然。
“一派胡言!”方才那位老太医站了出来,激动地争辩道,“心为君主之官,主宰一身血脉,岂有血脉反过来堵塞心君的道理?此乃本末倒置,闻所未闻!”
“是啊,太孙殿下,您是从何本医书上看到这等说法的?”另一位太医也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质疑。
这并非他们有意刁难,而是朱雄英的理论,已经彻底颠覆了他们数十年寒窗苦读建立起来的中医认知体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