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仰天长啸,声震殿宇,充满了被至亲背叛的无尽悲凉与帝王之怒。
“来人!”他双目赤红,指着地上瘫软如泥的吕氏,下达了冰冷的命令,“将这个毒妇给咱押入诏狱!没有咱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视!给咱把她的嘴撬开,咱要让她把和朱棣勾结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字,都给咱吐出来!”
“至于王盛和那个燕王府的信使,严刑拷打,给咱审!凡是与此事有关联的人,一个都不要放过!”
“遵旨!”蒋瓛领命,冰冷的眼神扫过吕氏,一挥手,几个锦衣卫立刻上前,像拖死狗一样将尖叫哭嚎的吕氏拖了出去。
乾清宫内,终于恢复了死寂。
朱元璋无力地瘫坐在龙椅上,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马皇后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冰冷的手,眼中满是疼惜:“皇爷,保重龙体。为了这等人生气,不值得。”
朱元璋缓缓摇头,他看着殿外深沉的夜色,喃喃道:“咱不是气她,咱是心寒……标儿仁厚,雄英聪慧,咱的大明,本该有百年的安稳……可老四……老四他……终究是贼心不死啊!”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望向了遥远的北平,充满了猜忌、失望,和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在殿外通报:“启禀皇爷,皇太孙殿下在外求见。”
朱元璋精神一振,眼中的疲惫被一丝温情取代:“快,让他进来。”
朱雄英走进大殿,先是规规矩矩地向朱元璋和马皇后行礼,然后才抬起头,用清澈而担忧的眼神看着朱元璋:“皇爷爷,孙儿听说您生气了,可是为了吕娘娘的事?您……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看着眼前这个粉雕玉琢、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孙子,朱元璋心中的暴戾之气渐渐平复。他朝朱雄英招了招手。
朱雄英走到他身边,朱元璋一把将他抱起,放在自己的膝盖上。这个动作,他只在朱雄英很小的时候做过。
他凝视着孙子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孩童的惊慌,反而有一种超乎年龄的镇定与智慧。他心中一动,问道:“英儿,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朱雄英没有隐瞒,他知道,在自己这位雄才大略的皇爷爷面前,任何隐瞒都是愚蠢的。他点了点头,轻声说:“孙儿之前就觉得,母妃的病,来得蹊跷。吕娘娘的恨意,也过于明显。只是……孙儿没想到,她的背后,竟是四叔。”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朱元璋的心再次沉了下去。
连一个八岁的孩子都看出了端倪,他这个做父亲、做皇帝的,却被蒙在鼓里。
“英儿,那你觉得,咱该如何处置你四叔?”朱元璋的声音沙哑,这是一个试探,也是一次真正的考问。
朱雄英沉默了片刻,认真地答道:“皇爷爷,四叔是塞王,手握重兵,为国戍边,功在社稷。如今只有吕氏一面之词,并无他谋逆的直接铁证。若因此事而废黜藩王,恐怕会动摇军心,令边关不稳。”
“那依你之见,就这么算了?”朱元璋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当然不是算了。”朱雄英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与他稚嫩脸庞不符的冷光,“孙儿以为,当务之急,有三件事。”
“其一,吕氏是‘证’,必须让她活着,让她把所有知道的事情都写下来,画押存档,以备不时之需。”
“其二,不动四叔之名,但削其之‘实’。皇爷爷可下旨,以北平防务繁重为由,调派心腹大将,协理军务,分其兵权。再以‘恩赏’为名,将其王府长史、幕僚等人调入京师,委以虚职,实则为质。如此,则燕王府如被拔牙去爪之虎,再难兴风作浪。”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朱雄英仰头看着朱元璋,一字一句道,“强我自身。父王身子康健,孙儿勤勉好学,东宫稳,则国本稳。国本稳如泰山,任何宵小之辈的图谋,都不过是蚍蜉撼树,不值一提。”
话音落下,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朱元璋和马皇后,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震惊地看着这个坐在龙椅上的八岁孩童。
这番话,条理清晰,逻辑缜密,既有帝王权术的狠辣,又有顾全大局的稳重。这哪里是一个孩子能说出来的话?这分明是一个浸淫政坛数十年的老臣,才能有的老道见解!
许久,朱元璋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他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孙子,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欣慰与骄傲,驱散了满殿的阴霾。
“好!好!好一个‘强我自身’!咱的好圣孙!有你在,咱的大明,亡不了!哈哈哈!”
他看着朱雄英,眼中再无一丝一毫的怀疑,只有全然的信任与倚重。
他知道,大明的未来,有了最坚实的守护者。而那头远在北平的狼,也该为他今日种下的恶因,开始品尝随之而来的苦果了。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