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之所以繁华,全靠维多利亚港这个聚宝盆!
珠江水一路流过来,经过汲水门、大口进入维多利亚港,再到观塘蓄水口,然后流入鲤鱼门,最后被东龙洲挡住,水流变慢了。
“九曲来水”在风水学里是非常好的格局。
从高空看维港两岸,尖沙咀是凸出来的,中环是凹下去的。在西九龙还没填海时,这两个地形拼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平面,这叫“迎送合局”,通常用于建筑风水,在城市地形中很少见。
中环会展中心和尖沙咀太空馆的设计也很讲究,一个是灵龟状(玄武),一个是蛋状。而且地图上看,它们隔着海正好成一条直线对望。
这两个建筑的意思,是通过形状来呼应维多利亚港的“迎送合局”,就像“灵龟出海寻蛋”。
大家都晓得,做生意最火的地方是中环。这里不仅有“九曲来水”和“迎送合局”,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东西,就是尖沙咀的那个由地形形成的最强三煞位。
商业大楼要想生意兴隆,必须得想办法对付这个三煞位。尖沙咀带来的那股强大的煞气,让整个中环变得很兴旺。但是面对这么厉害的煞气,商业大楼该怎么应对呢?
在中环的所有建筑里,汇丰银行大厦是最敢于跟尖沙咀的三煞位正面较量的。
这片风水宝地,高楼大厦很多。不过在汇丰银行朝向维多利亚港的方向,前面却没建什么高楼。通常来说,这种地形带来的煞气很难对付,一般会避开锋芒。可汇丰为什么这么大胆,非要硬碰硬呢?
汇丰到底是怎么战胜这个最厉害的三煞位的呢?
###缓冲、避开、吸收
**缓冲:**汇丰是怎么缓冲煞气的?当初汇丰决定在这片尖沙咀之设的地方建楼时,本来需要2万多平方米的土地面积,但他们买下了近5万平方米的地皮。
多余出来的地皮用来干什么了呢?汇丰把大厦前面的一部分地皮建成了公园,种了很多茂密的树,还交给管理人员维护。这个公园就是现在非常有名的皇后像广场!
他们的目的是利用公园里茂密的树木来减缓尖沙咀三煞的影响,让煞气经过公园缓冲区后再到达银行门前。
接下来就是银行门口那两只着名的雄狮——“史提芬”和“施迪”。
通过公园和雄狮这两层防护,煞气应该能被削弱不少了吧?可还没完,这股煞气太厉害了,甚至能够带动整个中环商圈的繁荣,哪有那么容易就被挡住?
于是,在商业大楼里出现了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
**避开煞气:**
汇丰银行把几千平方米的一楼全部清空,重点是连门都没装。汇丰银行的大堂一楼,除了两个扶梯外,什么都没有。而且前后两个入口甚至连大门都没设置。这样的设计在商业大楼甚至是全球都非常少见。
因为尖沙咀的直冲煞气是由地形的三角形产生的,煞气是沿着地面直冲过来的。所以汇丰先是用公园和雄狮来阻挡和削弱煞气,然后让大厦一楼完全敞开,一楼也彻底清空,让煞气直接从下面穿过,从而成功避开了这股煞气。
**吸收煞气:**
那么避开之后,就要考虑如何吸收煞气带来的“财”了。
这里要说明一下风水的一个观点:煞气带来的“旺”和“衰”,也就是“财”与“败”,其实是成正比的。为什么叫“斗三煞”呢?
关键在于,避开煞气带来的“衰败”之后,需要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来调整吸收的“量”。这才是对风水设计师最大的考验!
尖沙咀这个地方因为地形原因产生的煞气,比一栋普通的大厦厉害多了,简直是重如千钧!所以汇丰银行在避开这种煞气后,能吸收多少煞气?肯定不多!
汇丰银行的总设计师在这方面展现了深厚的经验和判断力!在费了好大力气避开煞气之后,只用两条自动扶梯来吸收一点点煞气。
这座大楼的一楼所谓天花板其实是透明玻璃做的。这样既能让煞气穿透过去,又不会太多,所以汇丰采用了类似“玻璃窗”的原理,让煞气慢慢进入大厦内部。
而且汇丰大厦的一到八楼是一个开放式的天井,煞气进来后会在里面四处扩散、循环。
这小小的一点煞气,就足以让汇丰银行在金融圈稳坐不败之地!
不过,这位总设计师最让人佩服的地方不是这些常规的做法,而是他的野心!
汇丰银行的风水布局之所以被称为大成格局,就是因为它并没有正对着尖沙咀的三煞位!汇丰银行正面看过去的是**。当煞气从维多利亚港直冲而来,在汇丰银行一楼的明堂穿过,整个大楼就像骑在这条“千钧巨龙”身上一样。这在风水里叫“骑龙格”。
上世纪80年代,有传说汇丰银行亚太区总裁在一次聚会上自信满满地说:“所有高楼中风水最好的,就是汇丰总行!”结果话刚说完就出事了!
据说当年中啯人故意把中环一块位置偏小、交通不便的地卖给了夏银,而且当时夏银的建筑预算只有1.3亿美元。但夏银没有让大家失望,建成了当时亚洲最高的大楼,并成为了三十多年来中环风水大战中的最强搅局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港片:卧底端大嫂,你比反派还猛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港片:卧底端大嫂,你比反派还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