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二的辰时初,林姝玥被一阵细碎的响动吵醒。她揉着眼睛坐起,只见谢砚舟正对着铜镜整理发冠,月白锦袍上绣着她去年新学的缠枝莲纹样,晨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肩头,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醒了?”他转身时眼底含着笑意,手中捧着个漆盒,“先试簪子。”
盒中躺着三支金簪:一支蕾丝凤凰衔东珠,正是昨日他送的生辰礼;一支刻着《洗冤集录》书页纹路,是谢砚辞托人从扬州捎来的;还有一支嵌着碎玉的竹节簪,簪尾系着枚银铃,轻轻晃动便发出清脆声响。
“这支是......”林姝玥指尖抚过竹节,忽然想起前年冬至,她在雪地里摔断了发簪,谢砚舟便用案头的竹简边角料刻了这支簪子应急。
“旧物改制。”谢砚舟替她将簪子别进发间,银铃轻响间,他忽然俯身吻住她唇角,“今日你是寿星,万事皆可任性。”
巳时三刻,易华院的角门被推开,箫妄言摇着折扇闯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抬着食盒的小厮:“姝玥!我把醉仙居的说书先生都请来了,今日生辰宴要唱《鹊桥仙》——”
“打住!”苏桃桃扶着腰从廊下走来,指尖捏着个面人版“林姝玥”,头顶还戴着微型金凤簪,“去年你请的说书人把‘生辰快乐’说成‘生财快乐’,险些把姐姐气晕。”
箫妄言挑眉,折扇挑起苏桃桃的一缕发丝:“那是因为当时眼里只有桃桃你,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他忽然从袖中掏出个锦囊,里面装着晒干的茉莉花瓣,“给你的,放在床头闻着比安胎药香。”
苏桃桃耳尖泛红,正要开口,谢砚辞抱着卷画轴走进来,月白锦袍换了身藏青长衫,发冠上别着箫妄言送的螃蟹折扇:“姝玥,为兄画了幅《长安秋色图》,聊表心意。”
画轴展开,竟是易华院的葡萄架,青果累累,一只蝴蝶停在酸梅枝上,角落还题着“长乐未央”四字,字迹工整中透着洒脱。
林姝玥眼眶微热,想起谢砚辞昨日在书房磨墨时,笔尖不慎滴了墨点,如今却化作蝴蝶翅膀上的斑纹。
正午的阳光铺满庭院,石桌上摆着谢砚舟亲自下厨的蟹粉豆腐、箫妄言偷藏的蜜渍金桔,还有苏桃桃强撑着捏的生辰面人——一座微型易华院,四个人物栩栩如生,连谢砚辞发冠上的螃蟹折扇都惟妙惟肖。
“桃桃,这面人竟连妄言腰间的珊瑚耳坠都捏出来了。”林姝玥笑着用镊子拨弄面人衣襟,忽然发现箫妄言面人袖口藏着片绿叶,正是昨日他翻墙时沾的槐树叶。
箫妄言得意洋洋地晃着折扇:“这叫‘细节见真章’!对了,冰块脸,你准备的生辰戏呢?别告诉我又是查案卷宗当礼物——”
“自然不是。”谢砚舟从袖中取出个银哨,正是昨日送的莲花哨,“申时三刻,曲江池见。”
未及细问,他已牵起林姝玥的手往门外走。路过葡萄架时,林姝玥忽然瞥见叶间藏着个小纸团,展开竟是谢砚舟的字迹:“初见时,你蹲在义庄啃糖糕,我便知此生难逃。”
申时初,曲江池畔游人如织。谢砚舟替林姝玥披上藕荷色披风,指尖划过她颈间的羊脂玉项链:“当年在此处看见有人放河灯,便想带你来。”
话音未落,水面忽然漂来数十盏荷灯,每盏灯上都绘着不同的图案:她验尸时的银针、他的“青山”短刀、箫妄言的折扇、苏桃桃的面人工具箱,最中央的大灯上,绘着两人在葡萄架下相拥的剪影。
“阿舟......”林姝玥眼眶湿润,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箫妄言的叫嚷:“冰块脸!快把寿星公的位置让出来!”
转头望去,只见箫妄言推着辆小车走来,车上摆着三层生辰糕,每一层都用面人装饰:第一层是她和谢砚舟拜堂的场景,第二层是苏桃桃捏面人,第三层竟雕着个抱着金元宝的胖娃娃,分明是箫妄言幻想中的“小承欢”。
“妄言,你这糕......”
“嘘!”箫妄言神秘兮兮地眨眼,忽然一拍手,数十个孩童涌来,每人手里捧着一束桂花,围着她唱起秦歌:“七月初二月正圆,长安美人赛神仙......”
暮色四合时,众人围坐在池边放河灯。林姝玥握着谢砚舟送的银哨,将写着心愿的纸笺放进荷灯:“愿所爱皆安,所愿皆遂。”
谢砚舟将她揽进怀里,鼻尖蹭过她发顶:“我替你许了个愿。”
“什么愿?”
“愿年年今日,我都能这样抱着你。”
夜更深了,箫妄言扶着犯困的苏桃桃先走一步,谢砚辞说要去书局还书,只剩两人坐在池边。
林姝玥靠在谢砚舟肩头,听他讲扬州老家的生辰习俗,忽然瞥见远处有个身着绿衫的女子,正对着荷塘写诗,发间簪着支竹节簪,与她头上这支竟有几分相似。
“阿舟,”她轻声道,“你看那位姑娘......”
谢砚舟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忽然轻笑:“长安太大,总有人会遇见属于自己的缘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