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扬州城的中秋灯会正盛。林姝玥站在客栈门口,望着漫天孔明灯,心中却有些恍惚。
自那日江晏告白后,她刻意避着谢砚舟,却在今日接到箫妄言的纸条:“九曲桥见,有要事相商。”
“姐姐小心些。”苏桃桃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小脸上满是担忧,“小侯爷虽爱胡闹,但若谢大人也在……”
林姝玥穿过熙攘的人群,手中的莲花灯随步伐轻晃。街道两旁的摊位上,糖画师傅正用勺子舀起金黄的糖浆,在石板上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卖胭脂的姑娘捧着雕花匣子,笑盈盈地招呼着客人;远处的戏台上,《西厢记》正唱到“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台下喝彩声此起彼伏。
九曲桥横跨瘦西湖,此刻被无数盏琉璃灯装点得如同梦幻,桥身蜿蜒,倒映在湖面的光影碎成金鳞。
林姝玥站在第三曲桥栏旁,望着远处的五亭桥,心中猜测箫妄言所谓的“要事”究竟为何。
湖面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拂过她鬓边的碎发,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银链,那是用现代玻璃珠串成的,在灯火下泛着幽蓝的光。
“姝玥,让你久等了。”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姝玥转身,却见谢砚舟立在灯火中,墨发被夜风拂起,眼中映着万千灯影。
他今日未着官服,一袭月白长衫更显清俊,腰间玉佩正是她眼熟的缠枝莲纹——那是他第一次去扬州老家时,特意从祖宅寻来的。
“谢大人?”林姝玥愣了一瞬,“箫小侯爷说……”
“是我让他传的话。”谢砚舟上前半步,喉结滚动,“得知你在此处,我……便来了。”
他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莲花灯上,想起她曾说过现代的元宵节也有类似的灯会,只是灯笼的样子不同。
湖面吹来的风带着水汽,林姝玥握紧莲花灯,指尖微微发凉。谢砚舟的目光太过灼热,让她想起这些日子他藏在暗处的身影,想起验尸房里莫名出现的热粥,想起他在广陵县查案时,为保护她而挡在身前的背影。那些画面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让她心中忽然泛起酸涩。
“姝玥,我心悦你。”谢砚舟的声音轻得像片羽毛,却字字清晰,“很早之前便心悦你。”
他望着她错愕的神情,忽然笑了,笑容里带着几分苦涩,“近几日看你与江晏相处,我才知道什么叫煎熬。我本不该干涉你的选择,可若再不说,我怕……怕你真的会跟他走。”
林姝玥怔住了。记忆中谢砚舟总是沉稳自持,处理案件时冷静果断,此刻却像个莽撞的少年,耳尖泛红,眼神却坚定如铁。
她注意到他的拳头微微攥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心中某块坚冰悄然融化。
“江晏是很好。”她轻声说,目光落在湖面摇曳的灯影上,“可我……”
“我知道。”谢砚舟突然开口,“你与常人不同,那些现代的词汇,对验尸的执着,还有你看月亮时的神情……我虽不懂你从何处来,却知道你眼底藏着不属于这里的山川湖海。”
林姝玥猛地抬头,莲花灯险些坠入水中。谢砚舟眼中的坦然让她心悸,那些她以为隐藏得很好的秘密,原来早已被他看透。
她想起有次闲聊时,自己不经意提到“解剖学”,他虽面露疑惑,却认真地听她讲解;想起她用现代术语描述尸体特征时,他虽不懂,却默默记在心里。
“我来自现代。”林姝玥终于说出了藏在心底这么长时间的话,莲花灯的烛火在她眼中明明灭灭,“一个有高楼大厦、车马如流的世界。我本是一名法医,却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再睁眼便来到了这里。”
谢砚舟静静地听着,目光从未离开她的脸庞。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却仿佛隔了万水千山,唯有眼前人眼中的星光清晰可触。
他想起最开始遇见她时,她喜欢蹲在验尸房啃糖糕,嘴角沾着碎屑,却认真地对他说:“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真相的开始。”那时他便知道,这个女子终将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
“我曾想过回去。”林姝玥握紧银链,玻璃珠碎粒在掌心留下浅浅的痕,“可越了解这个世界,越舍不得离开。舍不得桃桃的铃铛,舍不得箫小侯爷的折扇,更舍不得……”她顿住话语,喉间发烫,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舍不得我。”谢砚舟替她说完,嘴角扬起温柔的弧度。他伸手握住她的手,温度透过掌心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不知如何让你相信,但我愿用余生证明——无论你来自何处,想去何方,我都愿陪你走下去。”
林姝玥望着他眼中的诚恳,忽然笑了。这一笑,如春风化雪,让谢砚舟怔在原地。她的指尖轻轻抚过他腰间玉佩,触感温润,如同他的心意。
原来,真正的喜欢,是即便知道她来自异时空,仍愿意握紧她的手,陪她面对未知的一切。
“傻子。”她轻声说,“我早就舍不得了。”话音未落,湖面突然绽放出绚丽的烟花,照亮了她泛红的眼角和谢砚舟眼中的惊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